“长源!”
在李泌绝望的转身不知该去向何处之时,快步走出宫门的高力士将其叫住。
“陛下已经决定幸蜀。”
在李泌耳旁轻声说了一句,高力士看看左右,将声音压的极低继续道:“不要想着劝说了,也不要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将腰间的一块玉牌摘下塞进李泌的手里,高力士接着嘱咐道:“这块玉牌不但夜里可以去任何去处,都水监也认这牌子。
你赶快回府做准备,写信将这里的情况让都水监给传到辽东。
待走时我会安排人去叫你。
我现在要忙的事也很多,不能与再与你多说。”
李泌看了看手里的玉牌,又看了看高力士,露出一抹嘲讽中带着一丝悲戚的笑容,“这就走了?大唐立国百年的国都就这样不要了?”
高力士重重叹息一声,“谁也不想这样,可眼下又谁都改变不了这样。”
李泌摇摇头,收了脸上的嘲讽与悲戚,眼中的目光变得无比坚毅道:“陛下不见我,知晓是我要说什么。
既然不让我说,总该允许我做些什么。
京兆尹的位置,打开府库的权利,这些都给我。”
高力士大吃一惊,“你要留守长安?”
李泌点点头,“长安若是连个守城之人都没有,这会成了天大的笑话,更是将关中的百姓送上绝路。”
高力士见李泌说得坚定,脸色来回变换了一阵,用力点点头,“你先回府按我交代的去做,京兆尹的印信今日一定会交到你手中。”
看到高力士快步走回,李隆基轻叹一声道:“这么快就回来,看来李长源也明白长安是没办法坚守的。”
李隆基原本就有去蜀地的心思,知道了宫外的情况,以及潼关那边确切的消息。
借着杨国忠找来两位夫人的劝说,点头同意了逃往剑南,并且还准备连夜就动身。
不然,他怕军民一旦知道他要逃走,长安城会更加混乱。
到时候他的命令都未必会有人听,就算想走估计也难走成。
可这样悄悄的离开,毕竟太不地道,也太丢颜面。
若是在朝堂上发声要坚守的李泌都觉得事不可为,多少能好看些。
考虑到去了剑南也还要与辽东有所联络,李隆基找补了一句后,对高力士吩咐道:“夜里走时万万不要忘了把李长源带上。”
高力士微微摇头,“李长源不打算走,他要京兆尹的位置,还有宫内府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