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是上书谏言诛杀杨国忠,李隆基第一个就不会干。
首先是如果要杀杨国忠,早就下令杀了,根本等不到现在。
其次这种做法也会被李隆基当做他手握重兵后,不受节制胡乱插手朝堂之事。
上书不但要不了杨国忠的命,反而会让他丢掉性命。
在王思礼一番苦口婆心后,哥舒翰依旧摇了摇头。
王思礼也知道哥舒翰在担忧什么,低头想了想,道:“既然上书不稳妥,那我带三十陇右健儿去暗中把杨国忠给抓来斩杀。
这样不但郡王能斡旋的余地,也能提升大军的士气。”
哥舒翰见王思礼如此执着,无奈的开口道:“你去与我去有什么分别吗?
有谁不知你我的关系。
况且真这样做了,我岂不是成了第二个安禄山。
你就不要再想这件事情了。”
王思礼急得在帐内踱了几步道:“可您现在手握二十万大军,久久在这里窝着,早晚会遭人诟病。
您别忘了,与您不睦的安思顺可是在长安城里坐着。
况且高仙芝与封常清就是前车之鉴。
战事稍有不利,就容易被治了罪。
辽东的那位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接二连三的把要被斩首之人给弄走。
况且您现在的身体,更是想走都没法走。
一旦陛下起了换帅的心思,下一个人选必定是安思顺。
而安思顺又与杨国忠关系极好。
到时候除了我,还有谁能来替您说话?
田良丘?萧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