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能理解王全忠,被上边扣个监军不利的帽子,他在内官这条道上算是走到头了,甚至是回去能不能摆平这件事都难说。
如果形势不那么糟,该帮一把的时候还是要帮一把,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应了安庆绪一句后,罗一继续道:“这事也你们无关,毕竟我没在辽东。
况且全军过来有全军过来的打法,不用在这上过多思虑。”
安庆绪拧眉想了想,试探道:“你左右都惦记着新罗。
要不干脆先来一出三家分晋,随后再收拾倭人?
这样不但能获取支撑大军两年征战所需的粮草,也能给朝堂一个交代。”
闻言,罗一陷入了沉思。
安庆绪这个提议,可以说非常有诱惑力。
此时大军不但与新罗只隔了二百里的水路,而且占的地方不用多。
将沿渤海的熊、全、武,三州能够拿到手,就足以支撑大军的米粮。
而且因靠海的缘故,运送起来也极其方便。
但是这种只薅羊毛的做法,势必会引起反弹。
这样的样板,不利于今后拿下其他各州。
今后谋划靺鞨人也离不开新罗人的支持。
苦心治理与笼络人心才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毕竟与膏药国隔着海,远交近攻这个谋略稍稍差了些意思。
此时新罗抗着靺鞨人与倭人,不但吸引了膏药国的兵力,死再多新罗人也与他无关。
衡量到这,罗一对安庆绪摇摇头,“平壤城我都没拿,新罗更不急于一时。
还是按之前的谋划来,只不过稍稍有些改动。
大军缓一缓后,郑阳率一厢人马继续去筑紫岛,与当地的熊人稳扎稳打的向北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