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底层士兵的信仰与习俗给予了充分尊重,马上的各族还保持着足够的野性,才是保证战斗力依旧坚挺的主要原因。
这让罗一觉得这一次冒险过来很值得,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有个更好更直观的判断。
靺鞨人的力量绝对配得上他们的野心。
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前些年迁都中京显德府,不是怕了大唐的报复。
而是那一带有广阔的沃土,可以发展耕种更好的发展国力。
其实真正缺粮的,或许只是山多的长岭府,就连陈兵十万的扶余、鄚颉两府都未必缺粮。
黑虎山脉的北侧是平原,南侧虽然平地不多,但地势与连忙差不太多,有一段丘陵过渡带。随后才是茫茫群山。
这两处都是可耕可牧之地,靺鞨人的兵制又是继承了大唐的府兵制。
缺粮很有可能是制造的假象,是为了向西边的高句丽人把持的各城,以及正南的新罗蚕食的一个借口。
再捋顺和追溯一下靺鞨人自打立国都干了些什么事,就能更好的验证这个推断。
首先立国的这部靺鞨人,因为附属高句丽人太久。高句丽灭国后被强行迁到营州还不忘复国。
营州之乱的反叛部族中就有他们,而且还蹦跶地特别欢。
就连后来武则天赦免他们的罪行,给两个酋首分别封许国公和震国公,他们都拒绝。
并且趁机向东开溜,说是回到故地,其实就是为了重新立国。可以说是他们是高句丽的真正继承者。
而立国后,为了自保又是联盟突厥人,又是交好新罗,硬是让大唐拿他没办法。
后来发现契丹人比较猛,总是骚扰他们,又极其不要脸的捡起了当年册封的官职。
大唐为了利用他们制衡契丹人、奚人以及室韦人,就捏鼻子认了。
但是这帮家伙缓过劲,国力有所提升后,立刻开始四处吞并。
就连大唐册封的黑水靺鞨,他们都敢动手,并且还借着这个机会反咬大唐一口。
于二十年前直接水陆同时发兵攻向大唐,再次制造了一次营州之乱的惨景,河北的百姓被屠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