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慧下意识看向李玉芬。
林德明把电视关了,注意到于慧慧的视线,解释说:“不是这个奶奶,是亲爸爸家的奶奶。”
于慧慧对于母还有记忆,立刻恍然大悟,扭头问:“没了是去哪儿了?”
她没听懂元湛英的话。
元湛英又哽咽起来,解释道:“奶奶去世了,我们得过去看看。”
于慧慧这才明白怎么回事,摆出一副沉重的表情,但她其实还不明白死亡这件事代表了什么,眼神中透露着茫然。
林德明抱起孩子,又扶起元湛英,说:“我跟你们一起去。”
一家三口先换了身衣服,把红袜子红内裤都脱掉,换成黑白两色,随后去扯了一匹帐子布,用来上礼。
这时候用帐子布上礼的很多,越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时收到的帐子布越多,有的能堆成小山,满满当当摆一屋子。
一般街坊邻居扯个两米,能做上一身衣服,就算是重礼了,两米的布怎么也要十来块钱,总比上五块钱礼要好看。
到了于家,吹喇叭的还没有到,于金涛他姐于霞正在门口和大操(葬礼上专门请来安排流程的人)说话,看到元湛英和于慧慧,她的鼻涕眼泪一下子落下来,往元湛英身上扑。
“弟妹,你来了!妈她……”话说到半截,说不下去了,只剩下干嚎。
元湛英跟着鼻子一酸,赶忙把人扶起来,问:“爸呢?”
于霞把眼泪一抹,说:“在屋坐着呢,姑奶和大爷赶过来了,正陪着。”
元湛英抱着于慧慧,走到门口的棺材前,拉着于慧慧磕头,林德明在一旁,也跟着鞠了三个躬。
大操在旁边拉着长音喊:“孝子孝女谢——”
于霞和她对象赶紧跪下,给林德明和元湛英还礼。
老人走得太突然,通知的人很多都还没赶过来,所幸是冬天,气温基本在零下,发送几天,身体也基本不会腐败有异味。
太多的事儿忙不过来,于霞就是个农村妇女,她对象是厂子里的工人,不善言辞。元湛英跟着忙活,先是把吹喇叭的钱交了,正月十五之前,价格翻一番都没人愿意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儿,人家正往这边赶。
于霞那边有个儿子,上初中,叫李朗,元湛英给他和于慧慧定了两副花圈,摆在门口,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沉痛哀悼祖母大人,孝孙李朗、孝孙女于慧慧敬挽”。
于金涛还被关着,孝子孝女只有于霞两口子和李朗,元湛英让于慧慧跟着表哥,大操喊跪下,他俩就跪。
于霞跟元湛英商量流程:“妈那边亲戚也不多,发送两天就行了,大过年的,岁数大的就不勉强人家折腾了,明天中午吃完饭,就送火葬场。”
元湛英知道婆婆想土葬,寿衣和棺材早就准备好了,这时候查得不严,要是于金涛在身边,找找村里的干部,塞几百块钱就能办到。但他不在,于霞一个妇道人家,只能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办。
她向元湛英诉苦:“村支书说了,不去火葬场,就不给办死亡证明。”
“还是火葬吧,不然到时候也是折腾。”元湛英想起上辈子,于父活到了九十几,老人家火葬之后,又把于母拉出来烧了。那时候村里新修的祖坟,不烧根本放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