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以后还嘚瑟不嘚瑟。”
话者挖苦,夏寻面色难堪却依旧恭敬道:“老前辈说的是,小子技短,让诸位前辈见笑了。刚才多得诸位前辈出手相助,恩情不忘,日后必报。”
“恩情不忘,日后必报?”
“呵呵,你这灾星,别给我们惹事就不错咯,还…”
“罢,别说了。”
几老头还未尽兴,本还要再继续挖苦一番,但居中的老妪抬起手来止下了他们的后话。缓道:“他们还年轻,日后要走的路比我们都多,点到为止就行,无需喋喋不休。”老妪断去几老头的话语,说着阑珊走前两步,站在夏寻面前,稍微凝起肃色扫看去盘坐在地上的墨闲一眼。再看回夏寻,语气重去一丝:“你可知错?”
“啊?”老妪责备来,夏寻有些懵。
老妪肃脸咬字训道:“难道你爷爷没教过你,谋典论策么?年少轻狂,目中无人,此乃大忌。他人年少可以轻狂,你们不行,特别是你。谋事者眼观大局,锱铢于心,动静之前料敌于先,取舍之时丝毫计较。连剑锋几何都不曾算计在战斗其中,你可真叫人失望。”
“额…”
有些别扭,有些奇怪…
夏寻听来老妇的话,心中不由翻起一丝怪异的感觉。
怪异并非尸骸遍野之地老妪居然还有心思训人,而是夏寻自小到大,敢这么居高临下数落他的人,太少。少到在他记忆里,只能记得两人,一人是他爷爷、一人是问天山的老人家。而眼下老妇既能看出自己策略中的漏洞,就证明她身份与学识都绝非一般人,而训起人来的口吻,更像足了那两位与天齐高的圣人…
只是,她又怎可能那和两位相提并论呢?
若真能相提并论,那唯有证明夏寻心中的推算,已然出现偏差。
雨水打湿脸皮,皮肤早已白森起皱。夏寻不敢妄言,支支吾吾地应道:“前辈说得确实在理,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晚辈以为漏算的应该不只有二处,而是三处。”
老妪肃声问:“还有哪一处?”
夏寻小心道:“小子应该错算了您的身份。”
“哦?”
老妪的眼眸微微眯起,皱起一线深深的鱼尾纹,看着夏寻:“那我是什么身份?”
夏寻偷偷瞟眼老妪身旁的四位老头子,怯怯轻声道:“小子曾在大唐风云录旧卷上看过当年纯阳十八剑出仙行,与剑神共战上苍,战惊天地的故事。小子原本以为您会是其中之人,但现在看来您和其他几位老前辈好像有许多不太一样的地方。所以,小子觉得您应该不是当年十八剑中人吧?更不会是纯阳执剑脉上代首剑虞季。如此想来,小子觉得会不会是当年大唐风云录的史官记事有误呢?或许当年出仙行的并不只有十八人,而是十九人。而您,便是那多出的一人呢?”
“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