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弱鸡新罗被百济与高句丽压着打,活得就跟他俩的共同孙子似的。
它为了摆脱这个亡国阴影永远笼罩的处境,特意绕弯,联合了强大的雍朝,这才与大雍携手灭亡了百济与高句丽。
而百济与高句丽灭亡之后,大雍意图在其故地实行羁縻统治政策,新罗则意图争土地由其直接统治。
为了抢地盘,战争就爆发了。
实际上先帝时就爆发了一场战争,最后以新罗认怂,俯首称臣告终。
先帝深思远虑,出于种种复杂交错的原因,与当时大雍对外兼并战争频繁的整体局势考虑,选择缓缓图之,没有要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意思。
于是就有了几十年暂定的和平。
******
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嘛,狗东西吃到的少,肯定不会觉得这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如人,只会觉得天道不公。
暗
戳戳搞事,随时反咬一口,才是他们的风格。
于是在一两年后,新罗背地里暗戳戳支持的高句丽旧势力,让他们为了复国与大雍作战。
新罗本是要躲在暗处,坐收渔翁之利的。
但是大雍太猛,高句丽残存的旧势力根本挡不住,最后新罗也不得不正面加入了争夺土地的作战。
结果可想而知,大雍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彻底粉碎高句丽旧势力,并大败新罗军。
想当然的,永明帝口中的“软脚虾”,自然是又无比丝滑的——
“跪了跪了,爸爸别杀我!”
******
然而狗东西还没跪稳妥呢,就迎来了一个时机!
善水公主远嫁吐蕃,意外身死,吐蕃虽向大雍再次上书求娶公主,但大雍颇有借势问罪之意。
在大雍与吐蕃边境的摩擦升级时,后突厥兴起于漠南,纠集了回纥、契骨、思结、浑等部作乱。
安北都护府都护樊解差本该顺利平定这一场叛乱,但或许是死了最骄傲的女儿,这货心中郁结,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了,竟在战事上失利!
世界上总是不乏“趁你病要你狗命”的例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安北都护府只一场失利,便叫吐蕃也不再继续上书求娶公主了,反而有要借机直接吞并吐谷浑,吞噬大雍河西走廊等西域要道之意。
这时候,大雍迫于西部与吐蕃作战与局部边境叛乱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了百济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