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宅子的格局虽然一样,但是李东泽并不想打通,他想各利用各的。
之前买关玉明的那个宅子,李东泽准备弄个私人博物馆,关玉堂的宅子准备弄个养老院。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他就是想效仿前世燕京的马老爷子。
马老号称华夏捡漏第一人,华夏十大收藏家之一,按年龄推算,现在的马老也就比自己大个十几岁。
他在前世的时候说是捡漏第一人,其实也是干着和现在李东泽一样的事情,就是把信托商店,友谊商店和文物商店的宝贝都给掏了回去。
马老是在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大量的往回收宝贝,九十年代末期才开的私人博物馆,取名观复博物馆。
这一世,李东泽硬生生的捷足先登,更是有刘爷这么一个行家帮忙,时间比他开始搞收藏,足足提前了七八年。
可以说等马老他们开始收藏的时候,燕京流落在民间的宝贝都已经被李东泽搜刮一空了。
李东泽更是已经开始在其他城市开始布局,这就基本注定以后就没马老什么事了。
李东泽之所以现在有这个打算,就是想做一件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大批的文物搜刮回来,准比到时候一件件文物,都流失到海外,然后再一件件的往回买强吧!
虽然现在好些个文物已经流失海外,但这都在他的计划之内,现在先把国内的文物都截留住,只能是少流失一件是一件。
再者李东泽也是有自己的盘算,现在生活的成本低一些,负担老人们的一切开销没什么,随着后来生活成本增加,以一宅养一宅的办法最是稳妥。
就是用博物馆的门票收入,来赡养隔壁老人,这个办法最为稳妥。
即便以后自己有了什么变故,自己的这个愿望也不至于断了传承,失去延续性。
规划了半天,这宅子虽然是三进院,但房子也就二十六间。
抛去棋牌室用两间,餐厅用两间,厨房,卫生间,淋浴室,书房,医务室,办公室各用一间,也就剩下十四间屋子。
工作人员休息再占用上两间,这收老人最多也就十五六个,这也是最大的容量了。
但李东泽的养老院也不会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收,这要是什么人都收的话,那就是再有这么十个宅子都未必能放的下,这个年代需要帮助的人,那真是太多了。
心中有了盘算,马顺风找工人也返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