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楚行非常的注重平衡!
在军队里,楚行搞平衡,在内阁里,楚行同样搞平衡。
当税部的权限过大,赵汝才的实际权力甚至都能够和赛八仙比肩的时候,楚行就默许了下面的臣子们拆分税部,进而限制赵汝才的权力。
但是当这些臣子们做的太过分,想要直接一步到位把赵汝才也给干掉的时候,楚行却又是站了出来,直接把海关司重新给回了税部,同时也是批准了赵汝才的不少建议。
什么建议?
新设立的财政部任命建议,财政部尚书这种职务,赵汝才是不敢插口的,但是侍郎以及下面的司长以及副司长们,赵汝才却是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而楚行则是采纳了其中的大部分建议!
这也是为了向外界透露,你们就别继续折腾了,朕还是看好赵汝才的,想要把赵汝才拉下马,等几年再说。
在楚行的施政计划里,赵汝才还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背黑锅!
改革之后的税部,依旧是保留了最核心的征税权力,而目前大乾的税收制度,虽然相对比各类传统封建王朝而言已经是非常完善了,但是和真正的近现代国家的税收制度相比,还是不太完善的,后续几年楚行还会对税收制度进行持续的改革。
而税收制度的每一次改革,不可避免都会触及到众多人的利益,已经税收这种事是很得罪人的,谁也不想缴纳更多的税收。
如今赵汝才在这方面干的还是很不错的,税收政策几乎都是以楚行为尊,楚行怎么说他就怎么干,甚至都不会去问为什么。
这样的好臣子,楚行自然是不会放任他被那些想要上位的文官们赶下台的。
就算是赵汝才需要离开政坛一线,那也是等楚行完成税收改革之后,这个时间少数也得五年以后。
但是,楚行的想法,下头的那些臣子们却是不知道啊,顶多就是猜测到楚行对赵汝才还是比较信任,但是并不知道楚行继续重用赵汝才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就算是赵汝才,顶多也就知道个一知半解,他可不知道大王的税收改革计划到底有多庞大。
不知道的赵汝才,自然是会担心自己的前途问题!
随着税部改革,赵汝才以及赵进他们,都是迎来了忐忑,赵进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变成了财政部金融司的副司长。
甚至没有接触过金融的赵进,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工作!
崇祯十一年,金秋十月下旬,大乾朝报上正式刊发了税部改革的消息,税部进行改革,并成立财政部,同时也是宣告财政部的高层人士任命。
财政部的首任尚书,并不是税部的人,甚至都不算是传统科举出身的官员,并且此人的任命也是出乎了一大群人的意料之外。
此人名为王明静,调任财政部担任尚书之前,此人乃是王室资产科科长,以前则是王室银行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