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证券处也只是赵进所分管的诸多下属机构之一而已。
虽然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他是直接兼任证券处的处长,不过他的本职还是金融司右副司长,同时兼管其他的一些机构,实权可是不小。
大乾王朝的副职,一般来说数量都不多,一把手之下通常会有一个或者两个副职,而且基本不存在什么副职没有实权的情况。
副职基本上清一色的实职,都是拥有实权的。
一县县丞那几乎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了,按照道理来说,从六品的县城,被正六品的县令是死死的压着,但是县令通常都是统筹全县行政事务的,不会面面俱到把所有事都是亲自抓着。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全部的事务!
因此县丞通常都是会承担起来县令没有足够时间亲自掌管的部分事务,大体上都是以负责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等事务,实权同样不小。
赵进作为金融司的第三把手,这个就是属于再典型不过的副职了!
从之前的青州府知府,变成了金融司的副司长,说实话赵进都是不知道这对于自己而言算是好还是坏。
青州府作为政治意义重大的地方。
在青州府担任知府,那基本都算得上是去镀金的,后续都能够直接走地方官员的路子,最后到地方担任布政使乃至巡抚,成为封疆大臣。
但是绕过了这一步之后,直接担任金融司的副司长,这同样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因为虽然金融司的右副司长,也是正四品的官员,和知府的品级相当。
但是谁都知道,京官和地方官员比起来的话,哪怕是品级相同,但是京官也是要比地方官员高那么半级的,这从大乾王朝的官员升迁路线基本上就可以看的出来。
地方的巡抚调任到京畿,通常都是担任侍郎,而两者的品级相当,但即便是这样,也是会被认为是升迁。
同样的,如果是一部侍郎被外派到地方担任巡抚,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的话,这种情况通常都算是贬职了。
毫无疑问,正四品的副司长,要比同样是正四品的地方知府重要。
而赵进的任职,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体现,赵进可不是说从巡查处处长调任到金融司右副司长的,而是从巡查处处长调任青州府知府,再从青州府知府调任金融司右副司长。
尽管赵进一共也没有当几天的青州府的知府,并且是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前往青州府就任,他刚拿到任命文书,这没有几天时间就是被通知免职候选了。
但是哪怕是这样,他的履历上也是得写上青州府知府这几个字,顶多就是加上一句备注:未就任。
这种情况下,其实赵进也是有些拿不定自己这样的路子,是不是正确的,京官虽然好,但是地方官员也未必不好。
尤其是最近几年大乾政坛的风向更是加剧了赵进的这种担心!
什么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