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九百四十九章 科举和赈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四十九章 科举和赈灾(3 / 5)

但是这样的人是极少的!

而且即便是在京畿衙门了爬得飞快的人,哪怕是背后一群人推着他往上爬,但是碍于大乾王朝的官场规矩,他也得去地方,而且还是得去穷地方镀镀金。

除了税部、巡警、督察院等内部升迁的机构外,其他机构任职的普通文官,如果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就想要跨过三品,成为从二品的侍郎或者是巡抚,在如今的大乾王朝是不可能的事。

在如今的大乾,最快的升官办法还是京畿待一段时间,外放一段时间,再调回京畿一段时间,如此反复的话,升官的速度就会跟火箭一样。

但是你又得注意了,不是每个人外放地方后,都能调回京畿的,更不是每个人调回京畿后,还能再一次外放地方的,对于很多官员而言,兴许一辈子都没这样的机会呢。

能够有这样机会的官员,那都是吏部那边挂了名字,被内定为重点培养的部堂储备官员,都是符合了五大条件的:年轻、有才华、有经验、有背景、忠君!

后面一条的忠君,略微解释就是:愿意为大王献上所有的忠诚!

当然了,人心难测,每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也没人知道,哪怕是你恨死楚行了,但是你只要掩盖的好,不让军统鹰犬发现,那么也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倘若在公开或者是私底下的言论里,有过对楚行,对王室,对大乾王朝的有着负面言论的话,那么基本就和重点栽培说拜拜了。

你可以想,但是你不可以说,更不能做!

吏部管不着别人想什么,但是绝对会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

虽然很多时候,也管不了就是了。

崇祯八年的这一次殿试,一千多名士子都是磨拳搽掌,试图在殿试里一鸣惊人,倘若能够成功引起大王的注意,并且是正面印象的话,那么对于今后的仕途毫无疑问将会有巨大的帮助。

但是参加殿试的两科士子,足足有一千多人呢,想要在一千多人里脱颖而出引起楚行的注意,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啊。

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一千多名士子也是陆续走进了考场,不过今天的殿试在气氛上要比会试宽松很多,甚至都没有安排士兵对将士子们进行搜身。

更多的检查,更多的还是为了确保这些士子们的着装整齐,不会出现殿前失仪的行为。

这样的殿试环境,和会试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差地别,会试的时候为了确保没有舞弊出现,虎贲军特地出动了三千名战士,用来维护考场的安全,更是为了杜绝作弊。

同时内阁方面也是临时抽调了数百名官员为会试的顺利举行而服务。

但是今天的殿试,却是不会如此!

因为只要不是出现太多的意外,贡士们基本上就不会在殿试里落榜,顶多就是名次有所差别而已。

当然了,那些贡士们自己作死,非要在答卷里大肆批判大王楚行、大乾王朝的话,又或者是考场上发癫,直接来个留空不答,这样的话,大乾王朝也不会介意少上一个新的低级官员。

反正想要当官的人多了去,不差这么一个两个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