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把伪乾贼军南下的凶猛势头给拦下来,不仅仅是湖广那边,南直隶那边也要挡下来。
要不然的话,守住了湖广,但是南直隶那边被攻占的话,同样会造成极大的麻烦。
甚至说,可以直接宣告大明的死亡了。
就当京师的崇祯皇帝以及那些明王朝的大佬们为南方局势担忧的时候,马士英也是不好受,得知伪乾贼军兵锋即将抵达庐州府城的时候,他立即就是飞马传书,让江西地区的明军火速北上,同时抽调了在武昌那边刚招募的督标三千人火速赶往庐州增援。
然而,马士英也是知道,即便是自己增派援军了,但是距离这么远,等武昌乃至江西北部的明军官兵北上增援庐州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是来不及的,要想守住庐州,还得依靠当地官军的努力。
然而能够守住吗?他对此却是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庐州的防务,乃是由庐州知府负责的。
因为先前为刘云龙所陷落,经过大乾的治理,庐州府反而成为南国过得相当不错的一个府。
大明如今学的聪明了,因为大乾一旦攻克某地,就会急速治理,所以不论是刘宇烈还是马士英都会维系大乾留下的制度和体系,继续让其维持运营。
甚至加征赋税的事情都不会涉及这些重新夺回来的区域,一来是防止民心不稳,导致大规模的骚乱,使得大乾坐收渔翁之利。二来,他们不敢冒昧的使用大乾的政策和改革不假,但是不妨碍他们知晓大乾制度的优越性。
这些被大乾改革过得地方,改革成果可以直接被他们使用。
毕竟源源不断的赋税,谁不喜欢?
而且大乾每退出一地,并不是所有的班子都带走,这些残留下来的班子,即便是班子不在了,但是只要制度在,新建立一个班子就是了。
所以在马士英看来,庐州府也好、安庆府也罢,千万不能丢。
因为这两个地方一旦丢失了,便意味着自己丢失了源源不断的财源。被大乾治理过的地方,实在是太好了。
乡绅们都觉得伪乾有朝一日会打过来,所以做事情从来不敢过分,也特别配合朝廷,完全按照大乾留下的制度办事,导致当地的税收非常丰富。
如果真的丢了这两个地方,凭借马士英的本事真的养不活那么多军队。
马士英督师江南,麾下兵力号称八十万,但是实际上顶多也就只有三四十万人,其中半数超过二十万都是集中在了湖广、江西、南直隶地区,此地不仅仅主力最多,而且还包括了他的所有两万多人的督标以及五千边军。
他的两万多人的督标,可是效仿伪乾贼军建立起来的火器部队。
至于庐州、安庆、池州等地,则是兵力大约十来万,但是这并不包括孙元化和何腾蛟的部队。
而这三个地方的兵力虽然有十来万,但是分散在各地,而且还要分出一部分来,拱卫刘宇烈所驻守的应天府、镇江等地。
这兵力一分配下来,其实各地兵力也没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