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没少受朝廷表彰,打仗猛地如同一头猛虎一样的人物,结果呢?
七千人,气势汹汹的冲过去,不也是让人家打的晕头转向,找不到北吗?
那可是辽东虎贲啊!
大明最顶尖的部队了,在人家面前,也讨不到好处。
就他手底下这花架子。
砸个窑,欺负欺负老百姓,抢点钱,抢点妇女啥的,过过逍遥日子,没问题。
那些青壮配合自己,搞搞海洋贸易,闹闹倭寇也没问题。
你让他跟救民军打。
吹牛呢!
要是能打得过对面,他把刘字倒过来写。
山东现在的部队,都烂成什么样了,这帮封疆大吏怎么一点数都没有。
所以刘子业很主动的选择了认怂。
干不过人家,还主动上去干,那就是蠢货了。
他能在军人生涯中,选择跟倭寇同流合污,肯定不是什么勇于赴死的角色。
所以心中的念头非常通达,那就是能躲就躲。
对面的救民军实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竟然还摆出了迎战队形。
草,你直接过来啊,我投降给你看。
你不过来,我是不会傻乎乎的过去投降的啊!
双方就隔着几百米,大眼瞪小眼,真的好尴尬啊!
刘子业指挥同知率领的五千明军停下了脚步,一开始李修文还以为他们要停下来整理队形,做最后的战斗准备什么的。
同时他李修文也是想要拖延拖延时间,不想太早冲上去打。
所以也没有着急,只是命令部队就地整队迎敌。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都等了两刻钟了,对面的明军还是一动不动,一双脚彷佛长在地面上一样,半天都都不挪一步!
这个时候,李修文就是感到事情怕是和自己预料的不一样!
此时,身旁的参谋长提醒他说道:“指挥使,您看,那些明军看样子是要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