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场操。
这是一场在楚行的努力下,逐渐恢复的戚家军的训练士兵的模式,场操。
靠军旗和各种号角,精细化军事指挥操作。
这一点,如今大明的军队几乎全都做不到了。
因为这些号角对士兵要求太高了,在如今很多士兵连左右都分不清楚的条件下,让他们在战场之中,分辨天鹅声,号炮声,唢呐声,喇叭声太难了。
钱进清楚的看到,当号炮响起,塘马边儿的骑士,第一时间不是展示自己,而是死死的控制住缰绳,防止战马惊扰,在队伍中乱窜,扰乱军阵。
这是一个细节,但像是这样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年轻的大王做到了,共作一个眼,共作一个耳,共作一条心,何贼不可杀,何功不可立。(ps:大明巅峰时期,军队心法。)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自己昔日的理想,被一个年轻的山贼王,用一年多的时间给恢复了,钱进眼泪的泪水止不住的往外流淌。
也觉得,这是莫大的讽刺,曾经在大明帝国,打的敌人闻风丧胆的戚家军被朝廷抛弃了,但是却被一个默默无闻的山贼王给复活了。
接下来,场操依然在继续,但是在钱进看来,真的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即便是当初戚家军的战术,也是要有所损益的变化的。
比如说,如今救民军采取的战术,就是火铳兵位于中军两翼,中军是一队队长矛手,而弓箭手和重甲刀盾手在长枪手之后。
后队还有一支小规模的骑兵。
随着号令的不断下达,整个场操如同行云流水,全军维持着紧密的阵型不断的推进,约莫三十步之后,火器部队开始装填弹药,并开始轮射。
瞬间战场之上硝烟弥漫。
之前人少的时候,东镇庙都是喊口号的。
如今却变了,他们吹起了当初戚家军惯用的唢呐。
火器部队虽然尚未满编,以至于演练起来的时候,看起来火力密度稍弱,甚至前方还没有敌人,只是对着靶子放枪而已。
然而军官,依然看着中军令旗,认认真真的吹着唢呐。
如果让外人来看,可能觉得这帮人在跳大神,又是放炮,又是放火铳,对着空气砰砰一顿乱射。
军官还提着个唢呐,吹个没完没了。
不过这也只是外行人的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