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美娘心里,却觉得他们这事不靠谱。
这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
平白这么高利,可别掉人坑里。
可她说了又没人听,何苦讨人嫌?只专心把手上络子打好便是。
很快,一月之期将至,几个针线妇人都陆续来交货了。
有些着实下了工夫,做得极好。
有些却做得平平,甚至还有不小心沾了污渍,也拿来凑数的。
美娘见此,干脆列了张表,把这些络子分了上中下三等,当着她们的面,标上经手人及数量。
有些妇人看着心虚,美娘却道,“我又不会扣你们的钱,只回头这些好卖的,说不定能多给些工钱。不好卖的,说不得日后的活就得少些。”
那些认真做活的妇人听着大喜。
有些知道上进的,就表示愿意把那些没做好的拿回去重做。
还有些人,只一味惦记着想加工钱,其他便再不肯上心。
美娘留神记下她们性情,回头该怎么用人,心里就有了数。
回头她再拿着单子和货品交到针线铺,得葛大娘好一番夸赞。
秋大姑则是例行打击,“还不算太蠢!对了,阿娟要成亲了,她几时能交货?”
美娘自动忽略前一句,只道,“阿娟姐手上的已经做完了,还有些在阿福手上,说后日赵家迎亲时会一并带来。你们真不去吃酒啊?阿娟姐可盼着呢!”
周娟既要回家待嫁,周大娘为挽回名声,便也打算在家摆几桌,请请邻居们,好歹是那么个意思。
周娟也乐意,因从娘家要了间屋,还答应添钱买鱼肉。
是以也请了葛秋二人。
葛大娘摆手道,“我们这身份都不合适。叫她别多想,好生出嫁就是。”
她是寡妇,秋大姑是终生未嫁。象婚嫁这种喜庆场合,为讨吉利,还是不出现的好。
且周娟是再嫁,若惹旁人说闲话,就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