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去啊,人家说了,一天十个铜板呢。”
“才十个啊,这么少?”
“那你去不?”
“去,怎么不去?两天我也能买条肉了。”
……
他们又没什么来钱的门路,就在家门口就能赚十个铜板,也就一把力气的事,干嘛不去?
肯定去。
到了现场才发现,人家收的就是那跟竹子长得差不多的东西。
站在前面的农官表示,他们眼前看到的农作物叫“玉米”,差不多四五个月就能收。早一点的,三个多月也能抢收,就是收成可能会差一点。
“玉米收的是这个,叫玉米棒子!”
“下面这个就不用收了,这个是杆子。这东西也不是不能吃,就是填不饱肚子,哪家有牛什么的,可以用来喂牛喂猪……”
“对了,这杆子要是还没干透,像这样,把叶子剃了,可以用嘴巴把皮给剥了,嚼芯子,吃里面的甜水。”
……
村民们一脸茫然。
但当他们下地,一棒一棒地掰下玉米棒子,旁边还有人在那儿数多少棒,称了称份量,说一棒有多少种,估摸着能收多少斤的时候,所有人震惊了。
“啥?!你刚说多少斤?”
“哦,我估摸了一下,大概怎么也有一千斤吧。”农官假装不懂他们的意思,嘴上念叨着,“有点少了,听说人家那边种得好了,一亩地能收一千六呢……四个月就能收一千六百斤,那才是高产。”
剩下的,村民已经听不到了,他们只听到了一千斤,一亩地稍微费点功夫,就能收一千多斤粮食?!
“这是粮食?!这真的能吃?”
“能,怎么不能?这玉米棒子就是粮食,你们看,把叶掰开,这上面一粒一粒的,就是能填饱东西的东西,叫玉米仁……”
还说这东西比水稻省事,不需要浇那么多水,个头还高,一棒一棒地收,收起来也方便。
就是吧,这东西没有大米饭香,只能偶尔吃吃,经常吃也就不好吃了。
“这东西太甜了!谁天天没事吃甜饭啊?要吃还是大米饭香,大米饭不管配什么菜都能吃,玉米就不行了,它是甜的,这菜要配不好,那就糟蹋了,一点都不好吃。”
“不过没事,我们可以把玉米晒干了,磨成粉,做玉米馍馍,玉米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