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一位黔首,正是上次一千二百名黔首役夫中的一员,见二人疑惑不解,便为他们解惑道:
“若遇仙使征召役夫,中选者就能得赐里外衣裳、鞋袜头巾齐备的工装一套,还有二十日的工餐口粮,并一匹仙缎的住宿补贴。”
“工装是均码,外裳宽松阔大、布料厚实,里衣雪白无瑕、柔软细腻,鞋子更是耐穿不烂。
现在市中多的是人高金求购工装里衣,将赤衣工装外裳拆成布块交易的生意,也红火得很。”
“再说二十日的工餐口粮,懂精打细算的能吃上两月。若愿意和富豪人家交换寻常麦子和粝米,能换回二倍、甚至五倍的口粮回来。”
“那一匹仙缎的补贴就更不用说了!”
二人见过仙缎,明白此人言下之意。
这人见二人
点头,便跳过继续说:“只需中选后应役二十日,就能一朝致富啊!”
“此等好事,便是刀山也愿攀、火海也愿涉!”
“更何况二十日的应役轻松得很!有仙使座下钢铁神兽在前,吾等只需做些轻松小活,查漏补缺。比起在自家耕种田地,能轻松大半!”
吕娥姁:“这等好事,必是人人都争抢愿往!”
得到了认同,更显自豪:“正是此理!”
吕娥姁心道:这哪里是十人去七人回的要命苦役?
反而是黔首们终其一生都难得的致富机遇。
既是机遇,自然不是人人都能得遇的。
但有这一个盼头,就已足够唤起黔首在苦难时的信心和希望了。
就似眼下,七百黔首役夫的名额,分到该里的仅有七个,各人会否中选似乎也都心中有数。
那些自知不会中选者,也不怨愤,反而神色含笑,高兴地围观着这一场热闹喜事。
一回生二回熟,里典也不必登记具名了——只因人人皆愿往。
先直接排除所有已经得过仙使恩泽的家户,再按平日表现,从余下的家户之中从上往下数了七户,并当场唱名:
“……此七人者,为此次我里中选役夫,可有异议?”
里典确实行事公正,便是有与末位中选者只在伯仲之间,却不幸落选者,也因为信服里典,而未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