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瑶摇摇头,摸着怀里的小竹笼,耐心地向他解释道:“叔,这兔儿不是拿来吃,是要拿来卖的。”
卖?
夏瑶今天在集市上逛了好久,寻摸着可以在村里大规模饲养的家畜。
鸡鸭这些家家都在养,卖价也不高,没什么搞头;
驴骡价太高,买回来也是充当劳动力,不值当;
羊羔的饲养周期太长,而且羊肉太膻,多数人都接受不了;
挑了一大圈,最后夏瑶看中了那一群关在笼子里的肉兔。
兔子好啊!浑身都是宝!
川渝地区吃兔肉的历史不短,兔肉馆遍地都是不愁卖不出去;听说东南那边这两年还在大量收兔皮呢,就算以后可能卖不出去,做成衣裳冬天也比棉花御寒。
还有兔子屎,那可是一味中药:望月砂呢!虽然不值钱,却也是个进项。
正好卖肉兔的那几个人家里缺点竹筐,夏瑶又压得价低,他们索性就把带来的兔苗全换给她了。
一共六只,两公四母,正好和陈老大家一人一半分。
夏瑶:“我算过了,兔子八个月一出笼,六个月生一窝,一窝五六只。卖竹筐的这点亏空,半年就能补上,还能多出几块钱来,一年后,就能多赚二十来块钱!”
书记对她的话不以为意,“草料钱呢?”
“每天去山上采嘛,也不花什么钱。”夏瑶摸着怀里的竹笼继续道。
之前村里人也有想养兔子卖钱的,不过他们是从山上抓来养的,长肥后就卖了,没想着继续养第二窝。
世世代代都是庄稼人,即使耕地不多,他们还是把希望全都浇灌在了土地上。
但是,身为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旁观者,夏瑶知道几年后将要刮起的“养兔热潮”,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种改养”。
老老实实种地注定是没办法致富了,干脆改换养殖的路!
余光瞥了眼夏瑶怀里的那只小竹笼,村长又问:“你拿的又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