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顿片刻,“其意在于劝导男子有德而不自鸣,女子有才而不显露。”
女子无才便是德,从来不是要女子放弃读书的意思。
李娴没想到她会给自己难堪,更没想到她会当众嘲笑自己孤陋寡闻,情急之下她口不择言反问,“那宋姐姐的意思是女子也当如男子般读书、求学、考状元?”
这话问得诛心,李娴是在暗指宋瑜和常乐牝鸡司晨么?
尤其常乐,朱标的未婚妻,将来的吴王世子妃,或太子妃......
她读四书五经,读《孙子兵法》,还喜读史书,她将来要干什么?!
朱元璋原本和缓的面色沉沉如墨染,肯定是脑补了什么外戚干政的戏码。
朱标想要说什么,又及时刹住了车,他越是向着常乐,爹对她越是忌惮!
常乐自知今儿要是给不出个合理的解释,她大概率会命不久矣。
常遇春惊得起身跪地,“主公,乐儿不过是读书打发时间而已,绝无它意!”
他的解释苍白无力,朱元璋很不满意,可到底是心腹爱将,还得指着他冲锋陷阵。
朱元璋掀了掀眼皮,淡声质问,“常乐,你怎么说?”
他要个十来岁的孩子解释,解释为何平日喜欢读书。
她还得感谢他给自己解释的机会,常乐只觉荒谬,荒谬得令她想笑,更想哭。
“三月”一缕春风拂过,送来桃花清香盈满室。
掌满座生杀大权之人还在等着她的解释,常乐强逼自己敛起不合时宜的愤慨。
她思索了片刻,问道,“爹爹,你还记得最开始学一百字用了多久么?”
常遇春不明白女儿突然扯远的话题,还是认真道,“我记得是半个多月吧。”
常乐点了点头,“那时茂儿三岁,只用了七天。”
在座之人均不解其意,李娴耐不住问,“什么意思?”
常乐淡淡扫她一眼,“幼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此阶段陪在身边最多的恰是孩子的母亲。倘若母亲有才,言传身教,想必有助于其日后成长。倘若母亲无才,便是有心也无力。”
“故而,女子无才或许是德,但不利于子嗣,也不利于家族传承。”
常乐轻描淡写做了总结,拜脑子里的史书所赐,她仔细研究过朱元璋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