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别的织坊本来织得好好的,她上来就比他们快六倍,人家自然不会等她壮大了才来排挤她,趁她还是个小织坊就要挤兑死她。
不然宁海县别的织坊要么干看她一分功夫挣六倍的钱,要么等她壮大了被她逼得也要去咬牙去换织布机,换了新的又得花多少钱?老的又怎么弄?
所以现在人家就要排挤她,你那个织布机不是织得快吗?
但是我们让你一根丝都拿不到,没有丝哪来的布?你再快又有什么用?
到这时候钱善则才回过味来,那个太监出织布机出得这样快,不是她送的宝石多闪亮,她多会来事,而是人家撞到了冤大头。
太监自己又能卖出十抬出去,难怪走前说什么“要是做出成绩来”,哪有这么容易呢?
钱善则才发觉自己是掉坑了,那个太监收了她的宝贝背后不知道怎么笑她乡巴佬呢。
夜里睡觉的时候,钱善则本来想算了,早点割肉把本钱拿回来。
但是她一闭上眼睛就是那个鸽子蛋红宝石,钱善则就觉得自己不能认输,舍了一块肉出去就一定要引出老虎!
外间里王婵又哭了起来,钱善则就拢衣去抱姑娘,王婵一看是亲娘来了,就不哭了,还歪缠着要和她睡一块,不肯睡外间小床。
钱善则就把姑娘抱上了床,丈夫王杨也醒了,见她把姑娘放在两人中间就说:“好不容易她能自己睡觉了,你这样,又把她哄回来了。”
钱善则就说:“咱俩出了一趟门,她都记得的呢,舍不得咱们,才非要一块睡,等这段时间过去了,她又能自己睡觉了。”
王杨就忍不住摸了摸还挂着泪珠的姑娘的小脸,王婵一闻到父母的气息就躺中间睡着了,王杨看完女儿又和钱善则说:“织坊的事趁摊子没铺大,咱们把织布机卖了吧,这事当初咱们想简单了。”
钱善则就咬着牙说:“我不卖,他们排挤我,我也不要认输!丝线的事情我总会想到办法的。”
王杨就不作声了,心里觉得钱善则性子太会闹腾,但是这事他也掺合了,不能怪妻子胡闹。
等到她没办法了早晚会妥协的,王杨这样想。
钱善则就回了一趟娘家,跟钱老爹说了半天的话,宁太太在屋外想要偷听,却被父女俩都赶了出去,说他们在聊正事呢。
宁太太看着钱善则就说:“你有什么正事?你闹的动静我都知道了,好好的做什么生意呢,这样闹腾小心被人家休回来!”
钱善则就朝她拧眉:“阿娘!”
宁太太依旧说:“做生意不是你的正事!婵姐儿也快脱手了,你的正事就是给王家再生个孙子!只生一个姑娘像什么话!”
钱老爹也嫌她聒噪,赶她出去,宁太太就跺着脚提着裙子走了,心想,不吃老人言,吃亏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