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派使者宛春去晋营中说,如果晋国放了曹国国君,让卫国国君回到卫国,楚国也就释宋之围。”
“这也太会装好人了。”霍去病立刻明白了子玉要做什么。
这个时代很看重舆论,楚国先行求和,若是晋国拒绝,就能倒打一耙,还能让宋曹卫对晋文公产生怨言,若是晋国同意,楚国还能得到曹卫的感激,怎么说都是占便宜。
“晋国哪里看不透他们想做什么?于是先把这使者抓了起来,又许诺曹卫复国,让他们一同伐楚。”
“这便是恩威并施。”
霍去病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追问道:“那子玉脾气那么差,肯定生气,是不是出兵了?”
“嗯,可是晋文公选择了退避舍。”
“好仁义的国君,竟然真的履行诺言了。”虽然霍去病觉得直接打比较好,不过如此重诺也是很少见的了。
“可太过仁义的国君是不能活下去的,下次和你讲宋襄公的故事。”
“那些将军真的愿意退避啊?晋文公的将军比楚成王的听话多了。”霍去病已经看出楚国要吃败仗了。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那是在将军比君王更懂如何行军打仗的情况下,这种君王比将军脑子更清醒的时候将军却不听话,能打赢就怪了。
“他们也生气,觉得晋军是国君率领,而楚军是将军率领,怎可君避臣,实在丢脸。”
“狐偃却说服了他们,既然晋文公曾经受过恩惠,许下承诺,那便不可忘恩失信。打仗是讲士气的,理直理亏总归不同。”
“子玉不会真的追上去了吧?”霍去病无语凝噎。
“嗯。”尚谨点点头,“其实论兵力,楚军是强于晋军的。晋国军,加上秦、齐、宋的援军,约有九万人,而楚国军队加上陈、蔡、许等小国,总共有十一万人。”
霍去病眼睛一亮,他还以为故事到这儿差不多就结束了,毕竟晋国一直在用计,而子玉看上去怎么也不像能赢的样子,没想到楚国原本还是占优势的。
“他们排兵布阵有何不同吗?”
“并无大的差别。”那时候还真没有太多阵法。
“那就还是用计不同了,是什么?”
霍去病话音刚落,在一旁听了半天的刘彻就出声说道:“以逸待劳,避强击弱,佯败诱敌……”
刘彻洋洋洒洒把后面的故事讲完了,霍去病越听越兴起。
见尚谨盯着自己,刘彻无辜地说:“听得我都没心思处理政事了。”
这倒不是因为霍去病和尚谨两个人声音大,而是他一听到诱敌深入之类的词,就不免想起聂壹的计策。
他这回可是下了血本,派出了十万大军,领兵的将领更是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