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久存悲伤的人,不好对身边人再三宣泄,可一旦遇到陌生的善意,便会不由自主倾吐出来。
姜宁就从封氏断断续续的诉说中,听到了一个真实版本的悲惨故事。
去年元宵佳节,甄费——甄士隐,命家人“霍启”(姜宁心里吐槽了好几句这个名字,“祸起”?)抱虚岁才四岁的女儿英莲出去看灯,谁知霍启一夜没回来,也不见女儿。
甄家慌忙派人各处寻找,哪里还有女儿的影子?早不知被人拐去什么地方了![注1]
封氏虽是甄士隐的续弦[注2],两人也是二十年的夫妻了,半生只有这一个女儿,一旦[注3]走失,夫妻二人日思夜想,几乎寻死。
哪知祸不单行。
甄家在姑苏城内的房舍后有一庙,叫葫芦庙。女儿走失了才两个月,那庙中炸供,将一整条街都烧了一夜,甄家正在庙前面,被烧得只剩些瓦砾灰烬,只得搬来田庄安身。
夫妻二人搬来此处,算算也有一年半了。
好好的一个家……
姜宁知道剧情,在封氏开口前,也猜测英莲已经走失了。可同为母亲,看封氏这样忍泪叙述,她不由得感同身受。
若绯玉被人拐走……她可能会好好活下去,但她能确定,她这辈子都不会再有这样的好心情出城郊游了!
可她能帮到封氏什么吗?
可惜她是去年冬天才回的姑苏,那时英莲已经丢了大半年了。若提早一年,见到甄家的帖子,她说不定会早些想到这件事,或许英莲就不会丢了呢?
做了母亲,牵挂多了,真是见不得这样的事。
也是因为过去大半年了,姑苏城里的人说新鲜都说完了,甄家不送来拜帖,姜宁也不会去翻林家历年的帖子,所以直到今天偶遇,才从正主口中知情。
姜宁细问:“可曾报过官府帮忙寻找?”
甄士隐好歹有进士功名,和姑苏城内的官员士绅都该有些交情才对啊。既有交情,官府总会尽些心力的。
即便元宵夜城门不闭,一个晚上的时间,拐子能跑多远?只要在各处大小路口设立关卡——
……好吧,是她想当然了。古代的“官府”和现代的“政府”之间,效率和能力天差地别。
即便姑苏官府有这个能力,应该也不会为甄士隐的女儿出动这么大的阵仗。除非甄士隐和知府关系很亲密。
“自然是报过官的。”封氏叹气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白师父开口了:“姨娘有所不知,似这一等拐子,把孩子抱到了手,立时便会给抹脸剃头换衣服,别说官府的人了,就是亲爹娘见了,第一眼都未必能认出来。再者,只要混出城去,哪里藏不得?若被拐的头几日寻不见,只怕以后也——”
封氏伏在几上,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