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棠极有眼色,没多问,看姜宁已经躺好要睡了,便阖上门出去。
姜宁打个哈欠:“嬷嬷要说什么?”
桃嬷嬷坐在床边,低声问:“姑娘,寒哥儿也大了,和这两位姑娘,是不是——”
姜宁甩走睡意,坐了起来:“嬷嬷是想说大哥的婚事?”
“是呀。”桃嬷嬷拿不准主意,“姑娘说,这事能不能成?”
姜宁问:“嬷嬷取中了哪位姐姐?”
桃嬷嬷忙道:“阿弥陀佛,不拘哪一位能成,我都要烧高香了。”
姜宁靠在枕上细想。
原身的眼光可以说很不错。谢寒不但生得很好,人也有担当,还不怕吃苦。新年才过,天还没暖和,他就和林老太太嫁妆铺子里的掌柜伙计走商贩货去了,说是去了南洋口岸,今年还没着家。
但那份感情是原身的,并不是她的。她和谢寒也早已没有可能了。
现在桃嬷嬷想给谢寒娶妻,她乐见其成,也希望谢寒能家庭幸福。
他虽然身份和大丫头们的最佳择偶对象有差距,但那张脸就能加不少分。
“大哥若要成家,或买或赁,自然要先置房舍,嬷嬷和岁雪也有去处了。”姜宁说,“到那时,嬷嬷岁雪就出去和嫂子作伴罢,我这里不会少人的。”
姜宁是笑着说的,桃嬷嬷却听得掉泪:“岁雪有她哥哥嫂子呢,姑娘却是自己一个。我就不出去了,我陪姑娘一辈子。”
岁雪听了半日,一开始还高兴哥哥快娶嫂子了。
听得要让她出去,她才忙下炕跑过来:“姑娘……娘!我不出去!”
姜宁早就是“姨娘”,不能再被人叫“姑娘”了,可桃嬷嬷和岁雪私下里还是总叫她“姑娘”。
她知道这是她们不喜欢、不愿意让她做妾,哪怕再是高门大户,再是锦衣玉食,她们也觉得她受了委屈。
这些真挚的感情本都属于原身。
姜宁揉了一把岁雪的脸:“好丫头,真把你留一辈子,我还哪有脸见嬷嬷和大哥?”又笑:“你的事咱们以后再说,先说大哥的。”便和桃嬷嬷说:“婚姻大事,嬷嬷还是等大哥回来了,先问大哥的意思。不然若大哥不愿意,两位姐姐却有意,岂不尴尬?”
反过来,如果是谢寒愿意,拂云或抱月不愿意,且有她从中说和的话,谁都不会伤面子。
还有个问题,就是拂云和抱月都认为“她”和谢寒曾经有情。
不过,离她逃到景文侯府都快过去一年了,自从“进门”后,她和谢寒再也没见过面,在别人眼里,她应该是一心孝顺林老太太、服侍林如海的形象,和谢寒只是奶兄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