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她们早上在食肆里吃的肉夹馍,比如那条直接被命名为商业街的大街,比如刚刚看过的话剧,比如演员。
“琼州没有伶人,上台表演的都是良籍里挑出来的,总不好演几出戏便让人家顶上贱籍的名声,所以不叫伶人,只称呼为演员,依旧是良籍。”周霜霜解释道。
主角一个月十两银子,配角最差一个月也有半两,在物价不高的琼州已经是高薪中的高薪了,便是放到中原十大望州里都不低。
不过去广场看戏却是不收门票的,琼州百姓都能去,护卫军休沐时也能去。
柔贵妃喜欢台上的故事,虽然那故事今日并未演完,但她在台下却是看的热血沸腾中又夹杂着几分怜爱。
出身贫苦的农家子,穿着粗布短褐,吃着凉粥窝头野菜,被出身富贵的同窗看不起,但却是学堂最用功的学生,排名慢慢往前赶,被先生夸奖,被同窗羡慕敬佩。
都考中秀才了,可还是因为心疼家里人,秋收赶回家里种地,写字为节省纸张在石头上蘸水练习……
如果她不曾成被卖入宫中做舞姬,不曾得陛下宠幸生下琛儿,而是嫁给平民百姓,生一个像主角那样的儿子好像也还可以,当然主角得先换张脸。
周霜霜不知道美人婆婆已经成了科举奋斗流男主的妈妈粉,只看出对方喜欢这出戏。
“这出戏二十场呢,咱们今日看的是第三场,母妃若是想看前两场,明日上午我把演员们叫到王府来,让他们把前两场再演一遍。”
柔贵妃喜欢故事,喜欢这故事里的主角,但演员……看惯了宫中的表演,她本人也跳了几十年的舞,对台上演员的表现实在不算满意。
这故事最大的瑕疵便是主角脸不行,演的也不行,身段不好,仪态不行,饰演前期的农家子还可以,但都已经考中秀才了,起码也要有些读书人的气质在。
这么好的故事,演不好那可太让人遗憾了。
柔贵妃挽着儿媳:“不急。这故事写的这么好,琼州没有伶人,不代表旁处没有,让琛儿派人去中原选几个来就是了。”
脸要好,身段要好,还得能演,嗓子倒无所谓,不必找名角,倒了嗓子不能唱的只要满足前面几条都可以。
周霜霜写戏雇演员一是想多吸引百姓来琼州,二是把这东西当做宣传手段来用,大魏琼州版喜儿便是为了宣传王爷和护卫军,今天这出戏是为了宣传读书的好处。
所以戏凑活着能演出来就行,她又不追求艺术,琼州这地方应该也没有几个追求艺术的人,她的精力分不出太多放在这上面,但如果母妃愿意管,那倒是好事一桩。
母妃早年可是以舞成名,能够在宫廷脱颖而出,舞技怎么也能称得上‘大家’了吧。
“王爷他哪懂这些,他平日里都不去广场看戏,不如您来把把关。”周霜霜笑盈盈的道,“您见多识广,指导他们几分,这出戏的短板就能补齐了。”
柔贵妃有些犹豫,这故事她是真喜欢,但让她抛头露面接触那么多外男,更别说她还打算买几个真正的伶人上台演戏,这未免有些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