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咱是来自东昌芜村的流民,因为年后水灾,村子跟田地都淹了,咱们无处可去,就,就来衮州了,咱,咱已经,好久没没得吃食了,姑娘,小公子,能不能,行行好,给,给咱家家里头的孩子,一口吃的?”
“爹!”
“爷爷!”
那夫妇里的年轻人,还有那搀扶着老婆子的少年郎,都朝老汉看了过去。
楚哥儿也趁这个时候,大步流星走到了阿姐身边,手里的银枪举着,不敢大意。
韩沐霏看了楚哥儿一眼,神情复杂。
“姑-姑娘?公-公子?”
看他们不应,老汉抹了抹脸,眼里泛着泪光,“要,要是不给,咱,咱换,成不成?”
“你看,看,我们带带的东西里头,看看上什么,换,换两条,不,不,换,换一条鱼?”老汉说着,跟儿子叫了一声,“三郎。”
宋三郎走到后头,那少年郎也跟了过去,韩沐霏跟楚哥儿默默看着。
因为这家子人到现在也没有依仗人数多刁难他们,还打算拿东西跟他们换吃食,这般讲理的流民,他们是第一次见,所以,戒心也放下了大半。
不大一会儿,林子里响起了拖曳的声音。
等宋三郎跟另一个半大的小郎君拖着什么过来时,两人的眼睛都默默瞪大了。
这一家子原来是带着板车流亡的,估计家当都在上面了,板车上堆得满满当当的。
可韩沐霏跟楚哥儿惊讶地不是他们那堆破烂的桌椅石磨,而是眼熟的几件东西:铁锅,铁板,还有铁网格板。
是昨儿丢下他们的马车里的东西,韩沐霏与楚哥儿不由得对视了一眼。
为什么他们的东西会在他们手上?
“是不是有看中的,你们,尽管,尽管拿,只要,给咱一口……”
宋老汉的话还没说完,韩沐霏就走到板车前,指了指那几件东西,问:“这是怎么来的?”
“是我们今早赶路,在路边捡到的。”那宋三郎替自家阿爹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