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小寒都不知道李族长居然文学素养还不错,只是这首诗,听起来虽然很应景,但是硬要说找问题,也很牵强啊,不过是背一背前人诗作。
果然,李族长也是这样想的,脸色悲怆,“我儿冤枉啊,他不过就背了一首诗。这有什么错!难道就要因此入狱了吗?”
“也不是,咳咳,信和兄带着人,念了好多遍。听说当晚群情汹涌,一帮学子一边念诗一边撕书,一边高喊弃笔从戎。”张辅略带无奈的解释道,“许是因为平日为人深得人心,信和兄非常有号召力。”
昨晚引起的轰动太大,大半书院的学子都被挑起了情绪,激动之下,有些书生便过于激动,口不择言。到后来的发展便有些不可控了。
李信和虽然没有什么过激语言,但他的的确确是先开头的灵魂人物之一。
额。李族长顿了一顿,颇为无言,眼泪鼻涕挂在一张老脸上,表情实在是复杂。
连李小寒都被这波操作无语道了,想不到居然是因为如此。
你说李信和他不谨慎吧,他只是背诵了一首诗;你要说他谨慎吧,又参与到这种明显是映射时事的活动中来,他居然还是灵魂人物。
当然,李小寒也能明白,这些学子可能心中有许多热血,只是这个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啊。
起码,洗白他们只是在复习背诵功课,那是说不通的了。
“只是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李小寒问道,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
“昨日参与集会的学子,大部分已经被放回书院,目前被入狱的,除了信和兄还有四人。这四人家属,都是本地大户,你们来之前,已经奔走过一轮,但是所起效果不大。”
“学政不放人?是不是这件事对学政有什么影响?”
“当晚有部分学子的言论已经传扬出去了,这种情况下,学政起码会被参一把管教不当之风。现在学政是扣押学子,向朝廷示清白之意。”
“又或者,这是学政杀鸡儆猴的鸡,向朝廷示好的一份礼。”
哦,李小寒明白了,学政是太孙的人,结果昨晚这帮学子可能骂了监国的太孙——这不出奇,毕竟年轻加文人激动起来,骂什么都不出奇。学政自己管辖内出了事,肯定要撇清自己的关系,不能轻易放人,不然容易变成二五仔。
“那,朝廷中就没有认同他们的人?”李小寒抱着希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