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小寒就悲催了,这时代的酒本来度数就低,蒸半天,把那一小壶酒蒸干了,最后得出那半茶杯盖的酒精,还一边蒸一边挥发了。
不行,不实用。
李小寒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既然度数低,那干脆便把酒倒在干净的大锅中,中间架木桶,顶上架上一个干净的锅底,加热沸腾之后,水和酒的蒸汽升腾,遇到上面锅底,然后又汇聚起来,滴落到竹板中,最后收集起来。这收集过的酒水混合体,不管是纯度还是酒精含量都高了不少。
第一次蒸发提纯之后,再利用酒精沸点七十八度,水的沸点一百度的沸点差,将一次提纯之后的酒水放入蒸花露器具中,再次水浴加热。水浴加热可以使得蒸花露器中酒水达到酒精的沸点,却没有达到水的沸点,酒精就大量蒸发出来,通过上面的冷凝管重新变成液态被收集起来。
这是李小寒拼命回忆初高中做过的实验,搜集脑海中所有残存的现代知识,结合现在有的条件得出来的方法,理论上应该可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会有非常大的损耗。不过不管损耗多大,如果能成功,那就是值得的。
李小寒细细给李贤东描述了自己的要求,需要木桶两端尽量与家中的新锅密切贴合,不要露出太多缝隙。
待到三天之后,李贤东终于把这个蒸桶,按照李小寒的要求做出来了。哦,蒸桶,就是李小寒给这个特制的木桶起的名字。
因着要实验制酒,涉及到保密,便选了二进后院的厨房进行。
李荷花早已经避让出一进厨房去炒底料了。之前说过,泡酒的秘方不能教,李荷花自己不用提醒,不管是泡酒还是备料,听到看到任何相关都马上避开。往往李小寒还没反应过来,李荷花已经跑了。
不过这也好,毕竟泡酒的方子,李小寒还是留着有用。
既然目的是要提纯出酒精,那自然是用好酒比较方便,李小寒用的是同福酒家十斤装的醇酒。所以说,她的钱花得快也是有原因的。
将醇酒倒入锅中,然后蒸桶架在上面,再将一口刷干净的新锅架在蒸桶上,锅底朝里,蒸桶与锅边缘的间隙,都用干净的新棉布紧紧围住。
小火慢烧,感觉锅里的水慢慢沸腾,一阵一阵的蒸汽从木桶的缝隙慢慢的冒出来,这个封闭性肯定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封闭的了,只不过希望冒出来的更少一点罢了,毕竟这冒出来的,很多都是酒啊。
又过来一会,约莫一刻钟吧,一道清澈的比筷子更细的水流,慢慢的从倾斜的竹板流出来,滴落在最下方的酒坛子里。
李小寒用勺子接过些许,轻轻放到鼻子下闻一闻。
李贤东只看到自己女儿眼神一亮,然后绽开了极灿烂的笑容。
“成了?”
“第一道工序,成了。”
李小寒含笑答道,这浓郁的酒香哟,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