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诏书最终没有实现,属于韦后一党的宰相宗楚客认为:“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意思是相王还有韦后是叔嫂关系,按照古礼叔嫂不说话,所以不能让二人一同辅政。因此韦后以强硬的手段,无视了这份诏书。】
【诏书虽然没有施行,但是可以说,这份诏书,是上官婉儿和韦后并非一派的证据,是她心向李唐皇室的证据,凭借这诏书,完全可以让李隆基饶她一命。】
【但是偏偏,就在李隆基看过诏书之后,干脆利落将上官婉儿斩于旗下!】
伴随着天幕这声干净利落的“斩于旗下”,看着天幕之人都缩了缩脖子。
长安街的百姓看着天幕,呆住了。
莫说是皇家秘闻,就是寻常人家的八卦,那也是值得听一耳朵的。
他们听得格外认真。
“乖乖,里头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当皇帝的都有几把刷子的啊。”
“可是为什么要把上官婉儿杀掉吗?她不是用诏书表明了自己向李唐皇室的心了吗?”
文人们险些将自己的手腕掐断。
快说啊,陛下为何要杀了上官婉儿?
她明明有保命的诏书,她明明不是韦后一党。
哪怕那诏书并没有施行,也不该落得被斩于旗下的结局吧!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隆基在上官婉儿死后,都要将她的墓给掘了,挫骨扬灰?
宣政殿前,心思缜密,为官颇久的一些大臣都猜出了原因。
他们看了看站在最前面的李隆基,又看了看天幕,千万句话最终只余一声叹息。
天幕之上,不算清晰和稳定的画面里,人来人往,那刻着上官婉儿墓志铭的,有千年历史的石头,就静静放在那里。
【公认为韦后一党的上官婉儿为何要立这样的一份诏书呢?又为何在政变之后获得了平反并拥有了谥号呢?又为什么,上官婉儿在出示了这份诏书之后表明自己的忠心之后,李隆基已然如此决绝,甚至一刻钟都没有等杀掉了她呢?】
天幕一连抛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字字直接戳在了众人的心上。
太极殿前,文武百官仗着陛下不会回头,伸直了脖子,拉长了耳朵。
是啊,为什么呢?
后宫之中,本各自坐着的嫔妃放下手中的瓜子站了起来。
是啊,为什么呢?
头发胡子皆已花白的沈佺期擦了擦眼泪,佝偻的身子都更直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