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如水,岁月匆匆。
如今正是天顺三年夏至,被剧情遗忘的北疆大地此时正是草木葳蕤,繁花似锦,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林岁晚已顺利升至青苗院甲班,终于不用再笼统地什么都学了,在课业上可以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分个主次重点,实验了梦想中的减负减压。
林岁晚不考科举也不从军,因此四书五经她不必倒背,策论文章也无需深习,刀剑弓马更是只用练个花架子,能够强身健体就成。
青苗院同样是甲乙二班两年制,但却分了文、武、农、器、物五个科别,与立才院弘文、弘武、弘农、冶器、格物五馆相对应。
赵华维和蓝舶铮打算考科举,两人重点学的是文科课程。
霍正北准备进玄甲军,平日里更多的则是在武科训练。
韩瞻鼎和林岁晚两人不考科举,也不参军。
但前者文武双修不说,还得抽空跟着燕王派来的幕僚学习权谋政治,一年有半年的时间都不在书院里头呆着,神神秘秘地也不知道是干嘛去了。
而后者却几乎放弃了文武课程,一心一意窝在器、物两科的作坊里头。
今天想着做个机关鸟,明天又想去造个帆船模型,总之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长,咱读书不行,那当个匠人总成吧!
值得一提的是,赵华维舅舅家的表妹周芳华自开蒙院结业后,就再也没来书院进学了。
赵华维的舅母张佩兰,当初也不知是在自己前夫面前说了什么,竟然让她那前夫误以为周芳华的兄长周方明是他的血脉。
前夫哥为人非常讲良心。
他自作多情地琢磨着,周家舅舅将战场拼死得来的恩荫名额白给了自己儿子周方明,那他给周舅舅的亲生闺女周芳华出一些束脩银子也是应该。
这银子一掏就是两年,整整一千二百两。
前夫哥掏得很乐意,可他前年刚续娶进门的新媳妇不乐意啊!就这么将事情给闹了出来,搞得周舅舅莫名其妙地就成了给别人养儿子的冤大头。
可事实上周方明的身世清清白白,他明摆着就是周舅舅的种啊!父子俩那一模一样的扫帚眉,根本就做不得假!
周芳华的性子原本是有些骄纵任性的,不过望海书院教书育人的本事,实在对得起它六百两一年的束脩银子。
小姑娘在开蒙院里呆了两年,在各位师长有意无意地引导下,人竟然渐渐变得明理大方起来。
除了刚开始跟林岁晚别过两次苗头外,之后倒是扭扭捏捏地跟林岁晚示了几回好,两人关系缓和不少,虽然算不上无话不谈的知己,但也勉强够得上是普通朋友。
林岁晚这个心大如筛的家伙,甚至还不计前嫌地邀请她去自家游乐场里玩过几回。
张佩兰偷鸡不成蚀把米,占便宜不成反倒是将自己的生活给折腾得鸡飞狗跳。
她自个倒是脸皮厚,只说是前夫哥自己误会了,根本不关她的事,可真正受到伤害的却是周芳华和周方明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