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晚和赵华维这种有举荐名帖的开蒙院插班生不用考核,登记确认后,助教用宣纸写了张门条,上书名讳年岁,再盖上望海书院开蒙院的印章就完事,明日可以直接来上学,记得别迟到就好。
林岁午和林岁晓登记好后也领了门条,不过那门条上只写了名讳年岁,却未盖章,据说过了今日便作废。
林岁晚四人登记好后,助教让他们在茅草棚子边上等一会儿。
卖油条豆浆的摊子旁边还有个买鱼汤细面的棚子,搭建得非常结实。
赵拙言算好时间点了鱼汤面,等林岁晚他们排队登记好后,鱼汤面也正好出锅端了上来。
宽敞的青色粗瓷海碗里,乳白色的鱼汤浓稠鲜香,手拉细面条上盖着几片嫩滑的鱼肉,再点缀散开的碧绿葱花。
只瞧着这卖相,便知其味道肯定不凡。
林岁晚先小小喝了一口鱼汤,吃了一片鱼肉,再挑了一小撮面条,吸溜一声嗦进了嘴里。
她此时只恨自己读书太少,翻来覆去只有鲜美、香醇几个词可夸。
等进了望海书院她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专门为自己吃到的美食写诗,为它们作不一样的词!
林岁晚他们不慌不忙地吃好面出来,茅草棚子旁边排着的长队只剩下一小截尾巴,排在尾巴尖儿上的还是熟人。
韩老二太缺德了,故意挟私报复!
早上掐着点出门不说,到了山门外他这个弘武馆主考倒是凭着武官令牌进去,却非常双标地要求韩叔重不能仗着身份搞特殊,提着衣领子将亲弟弟给甩到队伍最后头。
韩叔重早就看见林岁晚他们了,只是一头一尾隔得太远,打招呼估计得靠吼。
韩叔重权衡过后,觉得韩老二说得对,大庭广众之下,确实不能大呼小叫搞得太特殊,只好憋着性子老实排着。
韩叔重神采飞扬地朝着林岁晚招了招手,林岁晚也笑嘻嘻摇手回应,诧异又开心道:“祖父,韩家小哥哥好像也要来书院上学呢,他那么矮,肯定跟我一样,只能去开蒙院,真是太好了!”
林晔亭闻言心情有些复杂,林岁晓和林岁午看着“那么矮”的小子,眼里都带着几分不善。
但其实他们祖孙三人都担心太早。
活了两辈子的小饿死鬼不过是小孩心性而已,能有什么暧昧心思呢?她只是单纯高兴能和认识的小伙伴一起读书罢了。
最后剩下几人很快就登记好。
韩叔重没有举荐名帖,只有自家父王给的军功牌。
他恭敬递上军功牌后,报了自己的大名和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