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14 //
第二十五章
猴、猴子?
正当夏油杰沉浸在前段文字所营造的悲伤、愤怒氛围中时, 手指翻到下一页,这个词突然跳到眼前,他不免有些傻眼。
怎么说呢……如果不知道主角原型是自己, 夏油杰还能专心致志地读下去。
可一联想到主人公形象出自他身上, 那种尴尬感迎面击倒了他。
夏油杰在思考,自己在北枝义清心里到底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拜托了主角, 希望你只是被带跑念这么一次。
下文则是又回归到了吟游诗人的视角。
酒馆里倾听故事的人们, 情绪随着老者的讲述而上下起伏。
对于上层阶级故意放出流言蜚语的阴谋、村民的愚昧恶行表示愤怒, 会因温卡尔的死亡而感到伤怀。
随着故事的一一展开, 基本上所有人都察觉到了主人公的不对劲, 由信条构建而成的白塔太过脆弱, 开始逐渐崩塌, 人性阴暗面的接连暴露加速了这个过程。
显而易见,这是角色黑化进行时的预警。
「……
酒馆墙壁是复古的红墙,上边挂着几盏煤油灯, 散发的光芒极为柔和舒适。
远远望去, 老者的双眸仿若一对半浑浊的玻璃体, 灯芯处的火苗映在上边,摇曳跃动着。
他目光扫视在场所有人的脸庞,透过他们, 透过风雪,看到了更深层的事物。
吟游诗人没有直接叙述下去,而是提到了其他看似毫无关系的话题。
“雅典尚还存在的时候,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在放逐陶片上,写下‘阿里斯提德’这个名字。
他百思不得其解, 遵照对方的请求完成后, 询问那人。
‘为何选择了他?被写下名字的那人犯下了什么罪责吗?’
‘不, 尊敬的学者,他并无任何过错,’投了他一票的那位公民如实回答,‘我完全不认识他,也从未见过这人,只是到处都有人说阿里斯提德是公正之士,我实在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