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果然感兴趣:“尽管说来。”
燕绥侃侃而谈:“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但自从始皇推行愚民之策后,若不加以引导,一味开仓放粮、免除赋税,反而会造成田地和粮食的浪费。所以我爱民、抚民,但不媚民,比如以工代赈比纯施粥要好。”
太史慈反驳:“但人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没力气干活的。”
“所以施粥也是有技巧,比如……”燕绥道:“你可知为何在施的粥里面放小石子?”
“既然施粥,岂能偷工减料?”太史慈看向燕绥的眼神带着一缕怀疑。
燕绥笃定道:“错了,放小石子、加入草料和麸糠,施粥反而更能到需要的人手里。”
太史慈思忖了片刻,狐疑道:“您是觉得那些富户会让家里奴仆去领救灾粮?”
贾诩摸着胡须道:“不止如此,家境殷实的人家亦会让自家小孩去排队。”
“真正的灾民,和身无分文的流民,只要能吃上一口东西,能填饱肚子活下去,还会管吃下的粥里面混着什么东西吗?”燕绥微笑:“这只是一个小技巧。”
太史慈不由问:“还有什么?”
“百姓都是宝贵的财富,能通文识字、管理百姓的官吏亦是。”燕绥道:“我不想白白消耗人命,所以发明了一物。”
“何物?”
“此物名为震天雷,点燃时,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所到之处人皆降之。”
太史慈听得入神,燕绥却戛然而止,他不得不发问:“莫非陈县的大门就是此物所破?”他盯着燕绥:“那为何不用在淮阳县?”
“因为就算震慑了所有兵卒,陈相许玚也会扭曲事实,恐吓士兵,让所有人不降。”燕绥眼睛晶晶亮的:“子义也不想无谓的牺牲吧?”
太史慈已经八分相信了眼前人的身份:“你想让我做什么?”
燕绥看了贾诩一眼,挑眉一笑:看,交易这不就达成了?
就是有点费神,要是郭嘉在这早就主动上前,不用自己费这么多口舌了,贾诩主观能动性真是欠缺啊。不过,她本就是以防万一才带上贾诩作为行走的知识库和智囊备用。
她轻咳一声,贾诩会意:“使君希望子义能够说服军官,主公保证不但没有降职,还会提拔大力贤能的人,让他们在豫州剿匪和北上讨伐董卓,建功立业。”
谈至半夜,感受到明显困意的燕绥带着贾诩告辞了。
已经在心中认定了燕绥身份的太史慈不由好奇:“两位打算如何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