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问:“若是替人抓药,来人不发热呢?”
燕绥笑道:“那未免人囤积药材、倒卖药片,必须得提高百倍,2000钱,如何?”
郭嘉指出了这个策略的短板:“庄主出发点是好的,想要药片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但是否发烧的这个度,要谁来衡量呢?”
燕绥略一思忖:“为防中饱私囊,我欲让三人为一小队,互相监督,再辅以巡查,如何?”
毕竟是古代,信息传递不如现代发达,也没有方便群众举报的渠道,只能靠人力来监督了。
“如此颍川十七个县,刨除阳城,起码要派出五十一人。”郭嘉道:“再辅以六人以上的巡查,庄主是否觉得太耗费人力了?”
燕绥摇头:“从长远来看,这却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好法子,等回去庄子就麻烦先生着手安排起来。”
面对庄主的胸有成竹,郭嘉没有继续说什么。
但他知道这药未必会落到需要它的人手中,只怕日后越是名声大,越到不了百姓手里。但就算能救治一成百姓,想来庄主也是愿意的。
这一天,典韦陆续给发烧的人服用了药片,还给和流民争斗中流血的人敷上了庄子自产的金疮药粉。
天黑收摊时,典韦数着手里的报酬,侧头问笼着袖子在旁的账房先生:“庄主为什么要收下这种报酬呢?账房先生,这也没什么用啊。”
他手里是一个箩筐,里面有几块零散的布头、几捧麦和稻、还有几双簇新的草鞋,总之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连铜钱都无。
典韦知道庄主心善,此番就是为了救死扶伤,并不求报酬,那又为何索取这些呢?
郭嘉笑道:“因为轻而易举得到的总是不加珍惜。他们只是哀求庄主就得到了退烧的神药,庄主是怕别人争相效仿。而到那时,若是不分发给他们,反而会心生怨怼。”
典韦挠挠头:“所以不论是什么人,咱都得收报酬。莫非这就是许褚大哥之前老是叮嘱我们的,不能烂好心?”
郭嘉颔首:“没错,当然若是锦衣玉食的人来求药,就不必客气,直接派人上门取报酬。”
典韦很羡慕郭嘉的少年老成,明明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却一直是很有主意的模样,更得到庄主的青睐:“今天好几个人看上去极为可怜,都是困苦人家,我也就没让兄弟送他们回去,验证家徒四壁的真假。”
郭嘉道:“你自己掌握住度,还有,若是人求着收留,该留就留吧。”
庄主一直有很多事想要做,他们最缺的不是粮食,反而是人口。典韦是有赤子之心的人,唯一的缺点是阅历不足,郭嘉便让他自己拿主意,多锻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