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软弱变得自信刚强,偶尔迎春再回首,都觉得和曾经的自己判若两人。
而随着她们长大,一些问题也到了需要面对的时候。
比如原本就比她们大的薛宝钗,宝姐姐,已经到了议亲的地步。
出乎预料,和薛宝钗相看的男方并不是贾宝玉,虽然王夫人的确有那个心,但是架不住贾宝玉不配合。
以至于快两年时间,王熙凤和尤二姐的孩子都生了,王夫人依旧没有把自己看好的姻缘凑成一对。
而薛宝钗也不是非贾宝玉不可,在贾宝玉没有心的情况下,薛宝钗自然会另结良缘。
可对于自己的婚事,薛宝钗并不热衷,因为她家皇商出身,已经没落的情况下,根本没有高嫁的可能。
最重要的还是上.门提亲的男方们,一个个眼高手低,语气盛气凌人的不少。
因为薛家只剩下薛宝钗和薛蟠,还有薛姨妈三个,那些男人看重薛家的钱,希望薛宝钗能陪嫁更多嫁妆过去夫家。
这事疼爱女儿的薛姨妈同意,可薛宝钗却不同意,因为她知道为了利益而娶自己的人不可能是良人。
门门婚事不成,现在薛宝钗已经被拖成了“老姑娘”。
宁缺毋滥,就是薛宝钗的婚嫁准则。
薛宝钗的婚事其实还算好,只要薛宝钗不愿意,哪怕被外人指点,薛姨妈和薛蟠两个也不会逼迫薛宝钗嫁人。
可是迎春就不一样了,身为就比薛宝钗小一点的迎春,婚事自然也提上日程,而迎春的婚事,不出意外,就是原著中的孙绍祖。
尽管情况和原著已经不一样,贾赦最后还是收了孙绍祖的五千两,然后把女儿许给了孙绍祖。
林黛玉改变的是迎春的性格,却无法影响到贾赦,而贾赦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也说明了他对迎春的不在乎。
而迎春先前懦弱的性格,贾赦身为父亲,也是需要付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林府,林黛玉把关于孙绍祖的资料推给迎春,等迎春看完,林黛玉道:“你要是不愿意,我可以帮你把这门婚事退掉。”
迎春眼眶忍不住酸涩,却没有眼泪,“不用了,你能帮的了我一次,却不能帮我一辈子。”
“我父亲不在乎我,这次推了孙绍祖,下次说不定他会把我许给另一个孙绍祖,更加让人防不胜防,还不如如了他的愿,我嫁人就当还他的生养之恩了。”迎春思虑过后,摇头拒绝林黛玉的帮忙道。
因为这件事的根源不在于孙绍祖,而在于她父亲,迎春不相信自己父亲一点不知道孙绍祖的德行,只是因为不在乎而已,贾赦不在乎她这个女儿。
这才是迎春伤心的原因,就算这几年她变得坚强,也没办法坦然面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冷漠和抛弃。
其他人给迎春递手帕,探春叹气,惜春道:“我很庆幸我爹早早去了,再没有人能操控我的婚事。”
若不然她爹活着,就算她再不愿意,也得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