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286. 286(一更) 五谷长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6. 286(一更) 五谷长城(3 / 5)

她既已坐上了大司马的位置,也就容不得在此事上有任何人干扰她的行动!

第二日的长安城尚未随着各家各户起身而进入喧闹沸腾的场面,以恭贺新年的到来,紫宸殿内就已聚拢了在朝的官员。

在循例的天子敬告新年来临,由众臣问好后,便进入了新年规划的阶段。

因建安元年和建安二年的关中重建,几乎都是由乔琰一手主持的,所以这一出也理所当然地被刘虞移交给了乔琰来做。

但让在场的众臣未曾想到的是,乔琰上来第一番言论的大概意思就是——

今年可能会有大旱灾,为了防止出现过于严重的后果,大司马府一致决定,在元月到三月之间门再次对各地水渠进行检修和扩建,并增设蓄水池,确保水量充足。

这话一出,当即有人跳出来问道:“大司马何以如此肯定,今年必定会有这样的灾情?”

乔琰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一瞥,便看到了光禄大夫淳于嘉。

此人乃是从弘文馆的选拔之中被遴选出来的,到如今在朝中任职也接近两年了。

算起来此人在早年间门也曾经当过地方大员,只是在董卓为祸朝堂之后就先辞官赋闲了,直到这两年间门才出来,故而他虽说不是长安的第一批官员,若要论起资历来倒是不低。

甚至在长安城中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若是现在在三公位置上再退下去一个,考虑到大鸿胪陈纪和太常赵歧的年岁都不小了,他极有可能就是要接替三公位置的。

也难怪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对乔琰发问,大概就是这种准三公说法赋予他的底气。

他的第一句话确实还算客气,但还没等乔琰将各项气象证据摆到他的面前,就已听到淳于嘉紧跟着质问道:“大司马究竟是真在为天时有变,恐有饥荒之灾而未雨绸缪,还是在刻意拖延进军的脚步?”

乔琰的面色骤然冷了下去,“光禄大夫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淳于嘉自觉自己要说的话有理,丝毫也没在意周遭同僚朝着他投来的劝阻眼神,只当自己在此时说真话,那可真是再有胆魄不过的行为。

别人需要让着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三分,他非要跟对方申辩个清楚。

“建安元年,长安府库存粮八百多万石,建安二年,关中民众新增两万多户,粮食亩产又增,虽将扬州税赋转交于海陵,将益州税赋屯于汉中,凉州并州各自屯粮于府库,关中之地合计荆州上缴税赋,府库存粮依然达到了一千五百万石以上。”

“可自建安元年大司马出兵至汉中征讨张鲁,震慑刘益州到如今,已有将近两年的时间门了,手握此等粮食数额,为何迟迟不予动兵?难道是要等那袁本初将我长安朝廷的种种事物都学到手中,在经年累月的经营中拉近于我方的差距,让对方先发兵来袭不成!”

要淳于嘉看来,一千五百万石的存粮,能募招起来的兵将何止是十万之众。

便是非要扛着伤亡兵出太行山,又或者是先从长安进驻洛阳,挺进兖州之后北上冀州,或是走河内郡切入魏郡,而后一人一口唾沫,也都能将那袁本初给淹死了。

等这天下只有一个正统了,再有多少麻烦事也都不是麻烦了!

可看看乔琰都做了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