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227. 227(二2更) 建安元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7. 227(二2更) 建安元年(3 / 8)

程昱便问:“不知君侯所想的另外人选是谁?”

乔琰回道:“陈元方和崔州平。”

陈纪陈元方这个人,都用不着乔琰去逮人了,因为他就在此地。

此前董卓为祸洛阳的时候,陈纪和荀爽一样也是被征用的倒霉蛋,因其与荀爽私交甚好,也跟着一并来了长安。

陈纪的为官经验不多,但他自小跟着父亲陈寔,将官场人心看得分明。

而若论其品行,更是无有可以指摘之处。

尤其有意思的是,他自身的品行很高,却很烦空有形式无有真情的虚伪举动。

此处特指应付举孝廉而在孝道上表现出的形式主义。

乔琰想着,他的年龄也已经有些大了,让他去处理朝政上的事情难免有心无力,正好放在弘文馆里做个道德标杆。

此外,在将陈纪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后,有一个人落到她手里,也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正是陈纪的儿子陈群。

他在历史上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九品中正制也是他提出的。

后者就算了,前者对乔琰来说还是极有用的。

他也确实到了出仕的年龄。

至于崔州平,他同样可以安排在此地。

早在去年的八月里,在乔琰还身在凉州和那些武威豪强打交道的时候,戏志才和郭嘉就已经在讨论将崔钧给召来并州做事了。

崔烈毕竟年纪也不算小了,崔钧与其在安平赋闲,观望时局,还不如来并州协助老父亲处理公务。

所以在去年的十月里,崔烈便在戏志才的建议下给他送了一封信,信中所言就是此事。

崔钧固然因为和父亲在买官这件事上闹出了点“矛盾”,总的来说和父亲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当即赶了过来。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西河郡中的庶务其实大半是经由他之手来处理的,足以证明他的本事。

乔琰道:“任用崔州平为弘文馆馆主之一,一面是可体现对于河北士人的拉拢。”

崔州平乃是冀州人,其父亲崔烈乃是河北名士,这就是在跟袁绍抢饭碗。

田丰会不会迎来另外一个有可能发现他身份的人,那是另外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倡议创立弘文馆,若连一个自己人都不安插,别人反而要怀疑我别有用心了。”

她在抬眸间露出了几分狡黠的意味,郭嘉、程昱二人也不由在心中为她这个人选叫了声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