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223. 223(二更+39w营养液加更) 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3. 223(二更+39w营养液加更) 建……(4 / 8)

所以公孙瓒胜了刘虞是不假,但这一场胜仗并不能作为对乔琰的胜仗来看,也显然无法动摇到乔琰这方的军心。

反倒是随着刘虞这一败一退,看似是幽州的大半落入了公孙瓒的手中,实际上是代郡和上谷郡被纳入了并州的范围,让乔琰横空多出了两个郡来。

并州军要想守住这两个郡还真不是难事。

居庸关直接与太行山脉相连,在这一代名为军都山,也即太行八陉之中的军都陉。

扼守此关后,便足可保代郡与上谷郡不失。

张辽这个果断的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并州方向的防守压力。

有居庸关在手,公孙瓒虽屯兵昌平,却也无力越界而过。

冀州方向要想犯境代郡就更不可能了,除非他们先翻越太行山。

一想到这种果断取舍的决定还是出自于张辽的手笔,袁绍就更生气了。

难怪乔琰没将张辽带去凉州与关中的交战之中。

这种能独当一面的将领,虽然年纪不大,却着实是留守后方的必备。

越想越气,还不如不想,袁绍将思绪转回到手中的军报上,朝着沮授问道:“以公与所见,我们是否要同意公孙伯圭的诉求?”

说句实话,袁绍先前还一度提防公孙瓒南下入侵,甚至因调度军防的决定,而将给袁术一个教训的差事交给了刘备,现在又要因为公孙瓒收拢俘虏、扩张军队、结盟乌桓的举动而对他妥协,袁绍只觉心中不大痛快。

但他听着沮授的回话,又觉得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只听沮授说道:“明公想一想,若不给公孙瓒这个位置会如何?”

“在刘虞兵败后,公孙瓒在各郡所积攒的兵马合计在五万以上。居庸关的并州军虽扼断了公孙瓒继续西进的势头,自己要出关也不容易,这样一来,公孙瓒完全可以屯兵昌平的同时挥军南下,入侵我冀州,届时反而让并州那边看了笑话。”

“反倒是明公若先对他给出了幽州牧的敕封,公孙瓒出于情理都不当对我等不敬。”

沮授似乎看出了袁绍的担忧,又补充道:“但此举并不因为明公对其怀有惧怕之心,而是因为原幽州牧刘虞在已有我邺城这位天子的情形下,竟有称帝之念,此为叛逆,公孙瓒出兵讨伐实乃义举,故而有此嘉奖。”

这么一通说辞,便给袁绍前后表现不一的举动做出了一个解释,也保全了冀州这边的脸面。

袁绍听来心中熨帖不少。

又听沮授分析道:“此外,我建议明公在渤海国与东莱郡各设一驻兵将领,对公孙瓒做出节制。”

“渤海国北面便是广阳郡与渔阳郡,乃是与公孙瓒正面交接的第一道屏障。东莱郡与幽州辽东郡隔海相望,若在东莱郡驻兵,公孙瓒也需惧怕我等渡海而过直入幽州腹地。”

袁绍看了看舆图,问道:“安排何人驻扎于此处为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