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夫人能教导出董白这个曾孙女,自身也非常人。
她身边那妇人,便是牛辅的妻子,虽然惧怕于这个死亡的结果,但她最终只是朝着乔琰行了个谢礼,便随同祖母一道走向了自己的终点。
这二人是这结局,董卓的侄子董璜自然也不例外。
董卓小钱的发行,年内多征赋税,以及在长安局势并未平定的情况下征兵的举动,都让长安城中对董卓敢怒不敢言的,绝不在少数。
如今眼见董卓伏法,董卓的亲人就死,长安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要他们来说,这结果还是有些便宜他们了。
在段煨的看护之下,他们的遗体盛放于棺木之中,被送往凉州的董卓故里陇西郡安葬。
为此,段煨向乔琰道了个谢。
他深知,倘若将其放在长安,只怕总会有深受其害的,想来上一出开棺戮尸的举动。
目送着段煨离去,乔琰转向了贾诩,叹了口气。“先生是否也该当给我一个解释了?”
在外人所知的情况里,贾诩本是因为阎行的劫持,才会被掳劫到长安来的。
若按照今时之人对忠义的定位,贾诩该当自此以后一言不发,绝不为董卓献策才对。
再要是考虑到他身在凉并二州的妻子的安全,他更应当做个绝不投敌的忠贞之臣。
可他不仅开了口,还替董卓出了不少主意。
但有点意思的是,他居然并未被长安百姓彻底归并入董卓的同党中。
除却孙坚这件事之外,他所提出的建议都只是在阻止乔琰的用兵而已,若要说对长安的影响——
他建议董卓通过和益州之间达成交易,来平定长安的粮价,还得算是对长安民众有功。
他劝说李傕信任王允和黄琬等人,从某种意义上,又减免了前几日的动乱中对长安所造成的影响。
换了谁都得觉得,对贾诩的定罪有些不易。
只因他给自己已经留出了一条条妥善的退路,堪称老谋深算。
更重要的是,李傕给贾诩求了官职,也经由过刘协的同意,也就是说……贾诩是刘协的侍中。
他作为天子的臣属,也确实没有行僭越天子权柄之事,乔琰是没有权力决定他生死的。
乔琰和贾诩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只说一切都得等到刘协回来再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