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安话都不想说了。
周母抱着希望道:“那小郎君看着是个讲道理的,想来是不会为难我们母子的罢。”
周荣安哼了一声,只觉得自家老娘太天真。
当时他们都觉得大祸临头,那曾想天降横财,竟然得来五十两银子的封口费。
要知道这可是一笔巨款,够普通人家好些年的生活开销了,可把周母高兴坏了。如果下回还有这等好事,她定然毫不犹豫再坑一回自家儿子,光靠这个就能发家了!
反正已经成过亲的,再成十回亲又有什么关系呢?
傍晚顾清玄下值回府,许诸已经在门口候着,主仆进府后,顾清玄才问:“如何了?”
许诸应道:“成了。”
顾清玄点头,没再多问。
许诸欲言又止道:“不过小奴今日又打听到许多细枝末节来。”
顾清玄:“回去再说。”
二人回了永微园后,顾清玄径直前往书房。
许诸找了个理由让一个办事稳妥的婢女守在最外面的门口,禁止打扰。
两人在书房里悄声说起从周家那里得来的情形,顾清玄倒也没有迁怒。
周荣安能亲自护送苏暮到宗州,可见她的路途是顺遂的,这样也让他放心不少,至少能肯定她确实是回常州了。
苏暮的狐狸性子他多少有几分了解。
那女郎的狡猾在常州时就窥见一斑,鬼名堂多得很,再结合郑氏提供的线索,一下子就能明白当初她为什么选择嫁周家。
周家母子一个窝囊一个贪财,最容易拿捏。
这倒像她的行事作风。
却又怎知这破绽是苏暮故意留下来误导他们的呢。
就是要让他们坚信她去了常州,以此来争取自己躲藏的时间,拖得越久她才能跑得越远,躲藏得更安全。
当时顾清玄并未起疑,一时半会儿也未想起在嵩县的那一瞥,把所有心思都放到了周家上。
现在得知她回了常州,他并没有立即就派人去找,而是先从京中的柜坊查起。
盛氏说许给她不少嫁妆,那么多钱银,她不可能随身携带,便先从柜坊记录查起,找线索。
要不然那么大一个常州,要不惊动祖宅那边找人,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