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能走得更长远,不言而喻。
今日提审丁家案,常州城的百姓听到风声皆跑到府衙门口围观。因着裘家又是七大家里有头有脸的,人们对他家的八卦兴致更是浓烈。
正门那里已经围堵得水泄不通。
上回郑氏得了苏暮做的绒花,觉得她手艺甚好,这回出钱银委托她再做两朵,还额外给了一百文的工钱。
苏暮有这个兴致,接了这差事,恰巧朱婆子带司英出去采买,便同她们一并上街。
朱婆子爱凑热闹,听苏暮提了一嘴,从许诸口里得知顾清玄今日会审案,便兴致勃勃前去围观。
府衙离顾府不算太远,待她们过去时已经开堂了。
朱婆子肥壮,走到水泄不通的门口把众人掀开,要挤进去。
人们自然不乐意。
她立马拿出侯府的架势来,边掀众人边道:“都让一让,今日我家郎君审案,替丁家伸冤,让我进去瞧一瞧。”
人们听她这一说,全都露出怀疑的表情。
有人问道:“你哪家的主子到这儿来审案了?”
朱婆子得意道:“咱们小侯爷,不信你往堂里瞧,是不是有一个穿绯袍的官儿,生得贼俊的那个。”
她这一说,还真有人瞧见了堂里的情形。
一妇人八卦道:“彭县令下方是有一个穿绯袍的!”
朱婆子:“那就是我家小侯爷,是专程来替丁家伸冤的,你们赶紧让一让,让一让。”
人们见她穿得体面,又说得头头是道,勉强信了。
朱婆子硬是从人群里挤出一条路来,司英和苏暮跟在她身后挤入进去。
不曾想许诸也站在栅栏前围观,朱婆子喊了他一声。
许诸扭头看到她们,诧异道:“你们怎么来凑热闹了?”
朱婆子应道:“出来采买,听到苏暮提起这茬,顺道过来瞧瞧。”又道,“许小郎君不是跟在郎君身边的吗,怎么也在这儿看热闹了?”
许诸:“正堂后头只能听,不能看,还是这地儿好。”见到苏暮,心生好奇,“郑妈妈允你出来?”
苏暮:“允了的,我出来给她采买做绒花的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