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谢爱莲在秦慕玉尚未诞生时,就在脑海里构想过这孩子可能在什么领域有天赋,这孩子可能会喜欢什么,再提前规划出几十种培养方案。
在秦慕玉诞生后,谢爱莲一看穿了秦越的本质,就雷厉风行地完成了从清理人手到准备和离的一系列措施,半点也没有怨天尤人。毕竟因为说到底,“识人不明”的错误,是谢爱莲自己犯下的,没法抱怨别人,既如此,把用来抱怨和哭泣的时间拿来做事,纠正之前自己走过的岔路,岂不是更划算?
因此,当秦慕玉一夕之间长大成人,又怀着真挚的感恩之心,感谢谢爱莲作为母亲,愿意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将自己带到世界上之后,谢爱莲的第一反应不是“我的孩子果然长大了,知道孝敬父母了”,而是“这没什么可感谢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为人父母者,不就该这样保护自己孩子的么?
谢爱莲就这样手足无措地僵立在原地,凝视着从上方看来,秦慕玉格外毛绒绒的头顶,沉默半晌后,才生疏地、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摸了摸女儿的发心:
……好孩子。
然而秦慕玉却并没有立刻起身,在拜谢过谢爱莲的生育之恩后,又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但我现在并不能轻易更改姓氏,因为这个姓氏,事实上并非来自我的父亲,而是来自我在天界的另一位姊妹。”
“她对我有再造之恩和教化之恩,且在此之外,她还是我的上官,日后会提携与我。如果不是这位姊妹,我现在应该也只是个一事无成、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
她再次深深拜在谢爱莲身前,说出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纠结:
“因此请母亲原谅我不能改姓,但在我心中最为敬重的人,便是我的姊妹与母亲。”
“二位均对我有深恩厚泽,阿玉万死不足为报!”
谢爱莲闻言,长出了一口气,将秦慕玉从地上扶了起来,假嗔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我女儿这么聪明,如此小事,日后只要自己拿主意就好,不必来询问我……”
——从这件事上其实就能看出来,哪怕谢爱莲已经是北魏中,十分难得的、思想和周围人不太一样的“异类”了,在家族传承的事上,她的思想里还是带着“子女应该跟随父亲的姓氏”的思想钢印的。
所以在她看来,“我的女儿是个知恩图报的懂事的孩子”这件事,比起“我的女儿想要跟我姓谢”一事相比,明显前者更为重要一些,因为后者是按照现在的魏国社会风气和习俗,绝对办不到的事情,说一句“匪夷所思”都不过分:
虽然她和秦越已经离婚了,但是这个女儿毕竟是他的孩子,所以跟他姓“秦”也没什么。
正因如此,谢爱莲才会在秦慕玉对秦越口出狂言、叫他“小子”的时候,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当场破功:
那可是你的父亲,你对他就这么不客气真的不要紧吗?!我儿,为娘真的很担心老天会看不过去你的狂妄发言,突然让雷公电母来降下一道雷把你给劈焦了!!
只可惜谢爱莲没能将自己内心的这番猜测告诉秦慕玉,也失去了她得知这个能把人震撼得更加外焦里嫩的八卦消息的机会:
老天才没空管这种闲事呢,毕竟现在三十三重天上的实际掌权者,是主张提高人间女性地位的瑶池王母;而“子女跟随母亲姓氏”一事,明显有助于提高女性地位,甚至都已经在南方的茜香国推行开来了,所以瑶池王母才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就让雷公电母去对自家代行者的白水素女劈天雷。
但秦慕玉的思考方式和谢爱莲的完全不同,因为在三十三重天上,奉行的是“实力至上”的原则,如果有一对夫妇孕育了后裔,那么这个后裔的姓氏就要跟随实力更强的一方。
——至于云华三公主和杨天佑结合后生下杨戬的情况,纯属特例。
杨戬能够随父姓,实在是因为云华三公主太喜欢杨天佑了,但是又不想在杨天佑死后去地府找他的灵魂,好让两人生生世世在一起,那也太麻烦了,所以这才给了他这个凡人也能传承姓氏的殊荣。
等百年后杨天佑一死,云华三公主就飞快回到天上去了,把所有胆敢为她下凡、嫁给凡人、让儿子冠了更弱的凡人姓氏的这些事而大肆嘲笑她的人揍了一遍,成功挽回了声望,这才让清源妙道真君成为了天界少有的,继承了双亲中更弱一方的姓氏的特例。
因此,这样一件在谢爱莲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在秦慕玉的眼中就有着非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