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186. 卷起来 苏辰哦了声,现在讲的正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6. 卷起来 苏辰哦了声,现在讲的正好……(2 / 9)

苏辰平时活动的地方多在内务府制造处、工部等朝廷部门,他认识的人比较多的也是工匠等技术型人才。

南书房在十六年正式成立之后,入驻的官员越来越多,苏辰都认不过来。

胤礽小声跟他哥提点:“武英殿大学士吴正治,快六十了。”

这么大年纪了,岂不是一个老狐狸?

想他刚才提到的第二点,说百姓愚昧不懂国策,其实这个老头子根本是看出来王安石的变法政策没有被底层的官吏好好执行吧。

比如青苗法,想当初学历史背到王安石变法里的这一条,他还疑惑呢,官府贷钱给百姓种地,多好的事啊,为什么百姓们都骂死了王安石?

然后具体了解了才知,当时的官府哪是提供钱给百姓读过困难,根本是官方高利贷,百姓找人做主都找不到。

大家不想家破人亡自然要拒绝。

可谁让底层放贷的官吏有政府的免死金牌的,谁家不贷揍谁。

最后激起众怒,大家不骂王安石骂谁?

而这只是因为百姓愚昧不了解国策不支持政府吗?

苏辰也压低声音:“怪不得他这么说。”

两条下来都是拍马屁,高明的马屁,他这意思不就是说皇上您有什么想做的就要坚持自己。

“保成,说说你的看法。”

阿玛提问了。

胤礽站起来,回道:“儿子觉得,王荆公的变法有些操之过急。而且他的改变,并没有突破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的根本藩篱。”

然后又说了几点王安石变法在现在能够借鉴的点。

这要是考历史,保成怎么也能得九十分往上。

苏辰给保成鼓了鼓掌。

大臣们都面露笑容,太子爷如此优秀,大家都放心了啊。

康熙满意点头,对苏辰道:“辰儿,说说你的看法。”

苏辰的看法就一点,“我觉得王荆公的科举糊名法,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政府选举高层管理人才的公正性。但他应该再把目光往下看看,把地方胥吏的选拔也弄一个正规程序。最好,胥吏如果是干得好,有个可依据的标准上升。如果自下而上,王荆公的青苗法可能不会失败的那么惨。”

他说完就是一阵沉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