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171. 争论 八月初八是个很吉利的日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1. 争论 八月初八是个很吉利的日子,……(4 / 5)

总归是上次叫苏辰说准了,这一次也是有些人站在了鉴定不退的立场上的。

听大家吵得告一段落时,今天特地跑来上早朝的苏辰站出来道:“你,你们,为什么主动挑衅我国的人上了降书,你们就这么坚持退兵?”

被指着的有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而这些人也是支持退兵最用力的。

“你们是不是收了他们的好处?”

苏辰随口的一句话搞跪了半拉子队伍,自觉一颗忠心向朝廷的老臣都有激动地眼中含泪的。

“皇上,奴才若是有此等贼胆贼行,叫奴才死后无人殓尸。”

“皇上,微臣冤枉。”

“辰亲王,我们正是了为了朝廷,朝廷经不起战争了啊。”

高士奇:每次辰亲王上朝,都是奔着吓死人去的。

康熙抬了抬手,身后的太监高喊肃静。

苏辰等着没人嗷嗷了,才继续道:“你们也不等我把话说完我就是好奇。从明朝开始,俄罗斯就今天挠一下一明天戳一下的,你们怎么不长记性呢?总是他们越界了我们打他们投降我们就退,这可不是处理严肃的国土问题的办法。”

“那依辰亲王的意见呢?”对面,一个满面威严的大臣问道。

追杀弱小,可也不是咱们的原则。

苏辰道:“我的意见,就是不退兵。他们不是要投降吗?拿出点诚意来,剩下的残兵全部缴械,由我方军队看押,双方有争端的城池,在正式和谈确定下来双方疆界之前都由我方接管。”

立刻有人跳出来反驳:“王爷此言简单,却也要为户部考虑考。”

这是要拉长拉大战线的。

胤礽看向此人,笑道:“穆和伦穆大人?有空了你可以去跟户部的同僚请教一下,去年盛京的秋收怎么样。”

陈挺奉命从盛京往北推进玉米的种植,去年,只盛京一地玉米的收成,比江浙三省的稻米总产量还多。

再加上蒙古的进贡,这几年都让直接送到东北的,黑龙江前线真的不缺物资。

想到这些,一下子沉默了很多官员。

胤礽才示意他哥继续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