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争议最大的, 却是苏辰以为不算是的这件事。
后面他也听出来了,这些臣子们以为本朝给予工匠的各种条件已经是远高于之前所有朝代的优厚,如果让那些没读过几本书的人能狗通过几个机巧获得国士荣誉, 还享三品俸禄, 这是会动摇国本的。
苏辰好奇怎么能动摇国本,一人个气得面红耳赤的臣子就说, 到时天下不重读书重机巧, 文教沦落还不是动摇国本?
“不重读书重机巧,你怎么不说不重生女重生男呢?”苏辰直接和他对线,“如果天底下的人能够重机巧过于死读书, 那是大清、全天下的幸事。”
这人气急了,也不管对面的是不是辰亲王皇上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了,激动的脸色比刚才还红:“没有读书人明道,这天下万万百姓着谁去治理?”
边上的同僚赶紧伸手拉他, 你这话就过了,万一让皇上觉得咱们当人臣子还当出来奇货可居的感觉呢。
“你们这些人啊, ”苏辰摇摇头, “读书的时候满口圣贤道理, 全都是嘴上功夫, 不事生产, 吃到嘴里的一粒米都不是自己劳动所得。考上了进士选了官了, 圣贤道理退居二线,无师自通生意经, 有机会捞钱的时候你们想起过圣贤道理吗?”
这,这是污蔑。
陈明亮抬头找皇上,“皇上,微臣冤枉, 微臣绝对没有贪赃枉法。”
有人站出来和稀泥:“王爷,咱们现在讨论的是,该不该让工匠们拥有等同三品大员尊荣的问题。”
站在苏辰前面的保成道:“我哥,辰亲王一开始跟你们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是你们非要把一个国士的问题,和天下文教联系起来。”
众臣:太子和王爷是不是对他们有什么偏见啊?
保成这才过去将那位跪下来喊冤的陈明亮扶起来:“陈大人,你的廉洁,还有大部分大人的廉洁,大家心里都清楚。你刚才说的也对,治理天下,终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能臣干吏,但是你们想想,没有工匠们,咱们现在吃的用的,哪些能够比前代强?”
陈明亮想说没有工匠天下照样运转,但后面的辰亲王这时用一句话堵住了他的嘴巴:“别的就不说了,单是各位大人家里放着的玻璃镜,没有工匠努力劳动,你们能做出来?”
还真不能。
“但,给他们尊同三品的国士之位,有些过了吧。”
一个内阁大学士开口。
只不过没有索额图和明珠这两党派特别优异的大学士在,其他人说什么也很难有响应者。
虽然没人响应,但康熙看出来众臣都是这个意思。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一群终日挥汗如雨的地位低下的人和他们齐头并驾,这其实是读书人一直以来养成的傲气作祟。
他们不允许在科举之外,重开一条上升渠道。
康熙说道:“好了,众爱卿不要争执。你们尊崇学术,但匠作机巧又何尝不是学术?远的墨家就不提了,宋明理学大盛,二程、王阳明他们所推崇的穷究物之原理的学说,岂不是工匠们一直在践行的。”
皇上的意思很明显,不要吵了,你们读书人和工匠们其实是亲戚。
看来皇上也赞成这个国士院,不过咱们还是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