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宫女回道:“不只有八阿哥的,三位公主那里都有呢。”
公主们在宫里一向不受重视,并非是生下来没有相应的公主待遇,太监宫女嬷嬷丫鬟和阿哥们都是比肩的。
但是平常若非是重要节日,皇上很少能够想起公主们叫来身边询问的。
而阿哥们的学业,皇上几乎能每天都询问一下进度。
太皇太后倒是偶尔领着公主们教一教针黹,但更多的也没有了。
没想到辰亲王这么有心,出门两年多还能想着宫里的妹妹们。
惠妃叹道:“咱们皇室的公主,都是要许配到蒙古去和亲的,你看看辰王眼光多长远,现在已开始为太子拉拢人了。”
保清道:“小人行径,儿不屑为之。”
蒙古那么艰苦,在宫里娇生惯养的公主到那儿能习惯?怕蒙古和咱们关系不亲,打亲就是了。
保清第二天傍晚在回答皇阿玛考核的时候,就把心里的这些想法换着一个方式说了出来,而后微仰下巴等着皇阿玛的赞扬。
他以后可是要做大清第一巴图鲁,把所有不臣服于他们的人都打到臣服的。
正得意的保清没想到自己迎来的不是夸赞,而是阿玛沉着脸的一声:“混账。”
混账?
儿子怎么混账了?
保清不服气的眼神看过去。
康熙对于保清的格局眼光彻底失望,真是如保成常小声骂的一般:莽夫。
“太奶奶是蒙古的,儿子知道。”保清解释,“但也不是所有蒙古人都看太奶奶份上,愿意老老实实安安分分。妹妹们娇生惯养,送到蒙古那样几百里不见人烟的大漠该怎么生活?”
“朕给她们建了公主府,那么多奴才随从着,又和宫里差哪儿了?”康熙冷笑反问,现在还不知道他大多数女儿都年轻早逝的他觉得保清这个想法很是刁钻。
保清被问住了,停顿想了想才道:“儿子觉得,咱们现在是主,不用让妹妹们去过不想过的生活。”
康熙没什么表情的笑道:“你倒是个好哥哥。”
转头看向站在左手边已经考校过的太子,康熙问道:“保成,你告诉保清,为何到现在咱们还要向蒙古下嫁公主?”
保成上前一步出列,声音朗润:“因为两族的联姻保持,让我们不会再有以往汉人立江山的苦恼:边境不稳。从宋到明,他们花费在边境上的巨额开支,我们大清也都不会有。”
保清不屑一笑:“照你这么说,怎么还会有频频异动的噶尔丹?咱们就没有边境困扰吗?太子二弟平日都不关心外务?北边的长毛子和噶尔丹串通一气,在雅克萨可没少杀咱们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