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两个好好写字。”对一会儿就扭过头往这边看的保成保清说道, 康熙叫王士禛继续带他俩读书,转身下楼去找大儿子。
外面都是侍卫,康熙很快根据一个个人形导航找到坐在凉亭里的儿子。
复康和小宫女在后面站着, 看到万岁爷过来便退到一边。
苏辰听到脚步声,转头看一眼,继续趴在栏杆上。
康熙走过来在一旁坐下,也看向这烟波景色,一会儿都不听辰儿说话, 他开口说道:“辰儿, 你觉得这瀛台景色美不美?”
苏辰知道大人的套路, 如果一点头,他阿玛肯定说看到美景不会作诗多遗憾这类的话。
“嘿, ”康熙伸手挠挠他光光的小脑袋,“嘴巴缝上了?”
苏辰认真严肃道:“阿玛,我真的不想学作诗。”
康熙:“读书都要学的, 阿玛再给你请两个作诗讲究章法的大儒。”
苏辰明白现在作诗就和现代的家长都期望孩子学生理化一样, 不学他阿玛肯定不同意, 搞的他都有些想叛逆辍学了。
“阿玛,会作诗又不能当饭吃,为什么读书人们这么热衷?”
康熙说道:“因为这是官员之间的交流方式, 想想看, 你以后代替皇阿玛去办差,连一句诗文都留不下来,岂不叫人面服心不服?”
“那我就不和读书人打交道, ”苏辰抠抠手指, 眼睛有些酸, 前世他高中阶段选文理科的时候, 都没有人这么耐心的为他打算,“那些事叫弟弟们做就可以了,阿玛以后叫我办差,我就负责工匠们的事。”
康熙没奈何,说道:“这样吧,阿玛叫王士禛先教你对子。”
对子?
对联吗?
苏辰虽然一点没有觉得对子比作诗好多少,但也懂的见好就收,耍个小聪明道:“那我先学学看。”
父子俩其乐融融的时候,康熙把袖口里的画卷拿了出来。
展开,画面上是柔和的暖色调,露着一角垂柳的窗边,脸颊鼓鼓的小孩子朝外侧着跪坐在铺着翠色凉席的炕上,左手扶着炕桌,嘴巴朝着亮光处张的大大的。
穿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站在炕边,弯着腰看向小孩张开的嘴巴里,在炕桌的对面,一个小孩子跪在炕桌上,一个小孩子双手撑着炕桌,好奇的眼睛圆瞪着,同样瞅着那张嘴小孩的嘴巴。
他们的脸上有新奇,还有明亮的笑容。
把嘴巴朝亮光处张开的小孩,仰着头,似乎是朝天翻着一个白眼。
然后认真一点看的话,能看到小孩一排玉白色小米牙中间,赫然是一块黑乎乎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