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清朝的皇帝们就更加放松,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直接在奏折上批‘知道了’。
而现存康熙奏折中,还出现了大量的,诸如‘朕安’‘再打听再奏’‘知道了’‘再打听’‘可笑’等现代还在使用的白话词汇。】
伴随着天音,天幕还放出了黄色的圣旨,折起来的奏折,以及字体不一的‘知道了’。
秦朝
嬴政越发的面无表情起来。
谢谢,虽然朕能接受后世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朕并不想听后世的皇帝书写有多么放松!
汉朝
“不听不听——算了。”
刘彻放下自己捂耳朵的手,觉着自己还能挣扎下:
“朕还是督促工坊赶紧把纸造出来吧!”
唐朝
“这后世的皇帝,看起来越发的随意了。”
坐在胡床上的李世民有些疑惑:“不过,为何后世人要提这个?”
天幕虽然废话挺多,可不会平白无故的说某种现象,最后肯定会有某种原因,这次,又是为何呢?
【而在语言的简化的同时,书写又开始有了韵律,格式的要求,大量惊艳的文章和诗词歌赋,也开始井喷。
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
王勃送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
李白‘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气。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意邀约……】
秦朝
“好一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喜好信陵君侠义的刘邦冲着天空挥了挥拳头。
“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