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建城固然重要, 国之储君更是重中之重。
刘彻日理万机没空时刻盯着太子,先前给卫长君去两封信,暗示他尽快从朔方回来, 就是要把儿子交给他。
如今太子在卫长君的看护下贴心孝顺该学的一样没落下, 刘彻哪能放他出去。
卫长君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着实把刘彻气得险些失态:“……谁跟你说这事?!”
“那是何事?”卫长君问。
刘彻:“你的土豆和棉花留够自家用的全给朕。”
卫长君挑眉:“送?”
刘彻送他一记白眼, “千两黄金?”
“您也不亏。不过我答应魏其侯给他四条棉被。我知道两位公主什么都不缺,还是想给她俩一人做四条棉被, 两条薄的两条厚的。”
刘彻:“那秦岭种的棉花朕就不要了。茂陵的棉花朕改日令人拉过来?连同棉花籽。你说的, 愿意入赘到汉家, 嫁给汉家男儿的一人给一亩地棉花籽。上林苑的棉花籽远远不够。”
卫长君:“您方才还怀疑浑邪王诈降。不说有没有那么多未婚男女, 就是人家愿意,最快也得明年秋成婚。你急什么?”
“人到了再准备这些就晚了。”
卫长君噙着淡笑看着他:“陛下, 没说实话。”
刘彻就知道瞒不过他:“匈奴乃游牧民族, 受不了拘束,朕希望他们安心留在关内,或在关外与大汉子民杂居还能忍住不欺负汉民。”
“您想送他们土豆和棉花?”
刘彻颔首:“不过你也说过, 升米恩,斗米仇。一家一斗土豆, 一人一副棉花做的护膝。足够了?”
“够了。”卫长君说出来笑了,“我以为你要领着浑邪王去看堆成山的棉花和土豆, 吓一下他。”
刘彻顿时不想理他:“那是穷人乍富不是朕!”
“谁让你拐弯抹角非得叫我猜一猜。”卫长君轻哼一声,“就这事?”
单单这事刘彻也不至于临到午时把人召入皇宫,“明年留二三十亩地种小麦, 剩下的种玉米、红薯、土豆和棉花。届时朕叫来降的匈奴帮你收种。”
卫长君再也忍不住了,翻个白眼:“要不要我空手变出一堆西瓜来给他们解渴?”
刘彻心慌:“万万不可!”
“那需要我做什么?别说你心疼我家奴仆。鬼都不信!”
刘彻的几个心腹赶忙低下头去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