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制度固然可以极大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却也有两项巨大坏处。
第一,士兵们如果打仗只为了钱,那么,在陷入逆风困境时,极有可能丧失斗志,溃不成军。
第二,军功制度适用于千户、万户,适用于一个草原上的大部落,却不适用于一个正在冉冉上升的帝国。
练闻莺为姜国带来了两样最重要的东西,正好解决了这两项问题。
她的操作看似简单,然而古往今来的所有王朝治理、政治游戏,属实是被她彻底摸透了。
后来历史的走向,也证明了练闻莺的眼光确实没有错。
她来时,姜国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缘小邦。
她走后第二年,姜国主孤月影一统天下,终结了五十年乱世,百家归姜。
首先,是政治纲领。
内容有很多,总结下来主要是四个字,“反抗压迫”。
“反抗压迫”,既可以理解为反抗民族压迫,也可以是门第、性别、外貌,如此种种。
有人的地方就会存在不公,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有人身居高位,自然就有人被迫沉沦下渊。
姜族本族其实人口并不多,与中土人完全无法相比。即便个个都是勇士,能够以一当十,但想要凭借如此悬殊的人口一统天下,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是,姜国一旦拉起“反抗压迫”这面旗帜,就天然拥有了可以无限吸引外界人才的政治资本。
姜国的将士,要将绥以前对他们边疆民族的苛待还回去,报仇雪恨;饱受迫害的寒门士子,要向世家门阀宣战拔刀;仅仅因为身为女子就人生凄惨的红颜,要反抗命运,过出自己的人生。
这些人,本是边缘人物,但他们并非天生就只该成为边缘人物。
姜国既然给了他们一个平台,他们也可以大放异彩。
其次,练闻莺还为姜国创立了一套完善的朝堂体系,尽数吸纳了这些投过来的人才。
姜国主尽管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他作为一名领袖,无疑是合格的,不贪功,不冒进,不干涉下属,用人不疑,有功必赏,有过先自省。
对于那些投奔到姜国的人来说,除了这里,他们无处可去。
只要姜国肯与他们一隙容身之地,他们就可以倾力报答,何况姜国主和练闻莺给了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
后世人经常认为,姜国之所以能成功逼得绥国南渡,将绥打到亡国的边缘,岌岌可危,是纯粹的战力压制,是铁骑洪流对陆上步兵的降级打击。
但事实并没有如此简单。
不管是天地营,还是裴师容、沈埋剑,都有自己的骑兵,实力并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