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小时候记事以来,从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掷千金,从来没有过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经历。
“就只有这么多了”,小熊忍痛打开金色的小铃铛,从里面摸出最后一块桓听给她的灵糕,分给他一半,“吃完就上路吧,祝我们一路走好。”
觉得这话似乎有哪里不对的陈阶青:“……”
孩子坐在树下,和小熊依偎在一起,就着夕阳,吃完了今天的晚餐。
一步踏出,便是江湖。
如此四海漂泊,日月如梭,几年光阴弹指过。
可能因为这段记忆并非春蚍蝶所放出来的重点,也可能因为这段岁月没有桓听,小熊感觉时光过得飞快,似乎一眨眼就消失了。
他们走过了很多很多地方,见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
像什么,在乡野帮农家捡一堆玉米;在府衙和新认识的友人一道击鼓鸣冤;在山林间,和路过的游冶怪侠分食一堆烤栗子;在茶楼里说书,被围得水泄不通,遇到地方官本想喝止封杀,最后却搬了个小板凳加入......
超多有意思的事。
江湖是一坛经年陈酿,唯有亲自开坛饮下,方知个中滋味浓淡,心事皆宜。
南渡之前的大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
内有黄门祸乱,外有异族入侵,上有皇帝昏聩,下有大臣贪恣,怎么看,都是不折不扣的风雨飘摇,即将亡国民不聊生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乱世,不管是江湖还是庙堂,都诞生了以前从未有过、以后可能也罕见的熠熠群星。
烽火鉴风骨,刀头出豪侠。
毛绒小熊到许多新朋友的肩膀上蹦跶。
这些朋友里,有秉笔直书、宁死不改的地方志史官,有轻狂放荡、流里流气的少年游侠,有骄傲如雪、才华高绝的吟行诗人,有苦练佛法大成、却推倒佛像金身,将熔炼的金子为书院群童换藏书万卷的圣僧。
可是他们都看不见小熊。
陈阶青特意为她去学了画画,将小熊的画像画下来,临别时送给朋友们。
他画出来的小熊,弯弯曲曲,顶着一头泡面头,眼睛比灯泡还大,很有几分止小儿夜啼的潜质。
圣僧迷惑地问: “这是,吃早食的麻团?”
诗人称奇: “是一枚煮得滚烫的月亮吗?”
少年游侠道: “看起来像发福的元宝。”
陈阶青只好向他们一一说明,这是一只毛绒小熊,是他最好的朋友。